昆明五华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打造远航港湾

    先说个故事。去年底,昆明五华区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游泳馆因为地下井陈旧老化停业修理,没想到引起群众极大反响,习惯了在这里健身的群众,更多的是孩子游泳训练的家长,甚至把情况反映到省级部门,希望游泳馆尽快开业,“这足以说明我们这个基地在周围百姓和孩子们心目中的重要性。”基地主任张贵荣感叹。
    说起昆明市五华区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马上就让人联想到游泳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李夏延、谢智,更会让人想起声名远播的青少年游泳、田径、网球培训等等。可以说,这里是云南省最为著名的青少年体育培训基地,是青少年体育人才远航的基地和港湾。
    建成于1990年的五华区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一直以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为首要任务。他们依托基地体育场馆,以场馆长牵头,实施各项目主教练责任制,成立了主管青少年训练工作的训练中心。项目主教练具体负责,每天下午都开展业余体育训练。附近学校的学生放学后,纷纷来到这里,分头进行游泳、田径、网球等训练。
    基地在以青训为主的过程中,实施幼儿园到大学“一条龙”体育服务,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跟周围教育机构联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的学生们,都以基地为大本营进行业余训练。他们甚至为周围的学校开设了体育课堂,当夏天来临时,周围学校就在基地的游泳池开设体育课,此举不仅受到学校欢迎,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每年都有12000人次的学生来上游泳课。为此,五华基地专门聘请了教练,将泳道从长池改造成短池,适应孩子们的需求。进入暑期,家长们更是纷纷把孩子送来,各种培训班更是把游泳馆、网球馆等场馆挤得水泄不通。
    五华区基地在青少年体育训练中的成功经验还在于召集了一批高水平、具有敬业精神的教练员,在其他地方业余训练逐渐滑坡的情况下,该基地以李品阶、杨天勇等为代表的教练们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孩子们开展业余训练,用自己执著的精神、专业的技能为国家和省市输送了体育后备人才。在业余训练中,他们抓得非常细致和系统。以田径为例,每年基地都从辖区内小学和中学中选拔优秀苗子,每天下午定时在基地田径场训练,一年365天除了春节等个别节假日几乎是风雨无阻,同时基地配备了实力雄厚的教练班子驻守田径场,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辅导训练。
    正是因为有了其他地区难以坚持的常年制业余训练,才使得五华区的田径等青少年体育项目一直保持了较高水平,同时也人才频出。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3年,五华区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田径、游泳、网球三个项目代表市、省在全国各项比赛中获得金牌1127枚、奖牌总数2824枚,在云南省历届城市运动会上取得60余枚金牌,为昆明市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200余人。

(许珂)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