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大会落幕重参与重服务重指导
自5月8日开始至10月31日结束,历时半年的第六届北京市体育大会11月1日在光彩馆圆满落下帷幕。本届体育大会期间,共有37个协会的41个体育项目围绕全民健身主题开展了活动。所设项目大多为市民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项目,部分项目涉及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对市民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援知识起到一定普及作用。大会淡化锦标,淡化名次,重在参与,重在服务,形式多样,贴近大众,吸引了来自北京市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35000多名体育爱好者参加,共举办了95个场次的初赛和决赛。同时各协会对本届体育大会提供了超过800人次的专业人才进行现场服务和指导,为社会不同人群参与体育健身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保障。
北京市体育大会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项目设置不断扩充,由最初的25个项目扩大到41个,累积参与健身爱好者达百万人次,37个市级体育社团依托体育大会的举办,扩大了会员数量,丰富了活动建设,创造了品牌效益,提高了协会综合实力。本年度,北京市体育总会挖掘项目潜力,吸纳社会资源,与智美控股集团等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体育总会授权智美集团为唯一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该集团还赞助支持体育网络报名平台和运动员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维护及运营,真正体现服务大众、服务赛事的宗旨,为进一步创建品牌赛事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本届体育大会经过前几届的积累,已形成规模大、人群广、周期长、项目多的显著特点,具备政策优势、环境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等四大优势。活动期间,既安排有适合暑期档学生的比赛,也有迎接8月8日“全民健身日”安排的各项丰富多彩活动,为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参与体育健身搭建了广阔的平台。门球协会组织各区县门球协会进行预赛,层层选拔,精心组织,覆盖人群广泛;毽绳协会挖掘项目潜力,克服困难,积极创建北京毽球公开赛的品牌赛事;棋类协会拓宽推广渠道,在京郊农村中普及本项目,开展小范围、多场次的棋类比赛,不断扩大受众群体。
北京市体育总会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比赛活动,促进了协会活动建设,丰富了体育社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营造了良好氛围;推动了体育社团队伍建设,体育社团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和裁判员,并培育了相当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普及项目发展奠定了坚实保障;进一步提高了体育社团综合实力,扩大了协会会员数量,使体育协会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自力更生,经营发展,逐步壮大,并逐渐承担政府公共职能转移的重任,真正发挥协会组织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作用;对中国式摔跤、空竹、风筝、毽球、棋类等我国传统体育的保留、发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得相当一部分传统体育项目不断得到发扬和传承。
(张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