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临沂校园足球在路上

    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强调,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
    近年来,国内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一直备受各界关注。那么,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校园足球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随着《意见》的出台,山东省临沂市校园足球的发展是否迎来新的契机?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篮排球是目前体育课核心

    “一上课先是由老师带着我们热身活动,跑跑步做做操,然后大多数时间的活动项目是排球或篮球,足球很少接触。”当记者问起体育课上的活动内容时,临沂八中的8年级学生小孙这样说道。
    小孙说,作为男生,首先想到的爱好就是篮球和足球,但在他们学校里,明显爱好篮球的同学更多,因为学校里有专门的场地,久而久之,打篮球的同学也越来越多。而足球,由于学校里没有足球场地,老师也怕踢到人,所以很少拿足球让大家踢。
    在老城区的很多中小学学校里,体育课都很少涉及足球内容。而按照教育部门的新课标,7年级体育课的核心内容是排球,8年级是篮球,目前也没有明确要求将足球列入教学内容。

部分校成立足球兴趣小组

    “虽然我们没有足球课,但是很多同学报名参加了足球兴趣小组,每周三和周四下午的课后是活动时间。”临沂朴园小学的管其磊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两年前就成立了足球兴趣小组。管老师介绍说,“对足球感兴趣的同学很多,足球兴趣小组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0多个小成员,每次上课大家的积极性也特别高。”
    除了朴园小学,记者还了解到,临沂十二中自2013年也成立了学校足球社团,目前已经有40多名成员。周末时间,社团成员们经常跟着学校足球专业的体育老师崔义军进行训练,在今年的“体彩杯”临沂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足球比赛中,临沂十二中还拿到了全区第三名的好成绩。
    崔老师说:“以前学校的篮球氛围浓厚,现在通过选修课和社团的带动,能明显地感受到喜欢足球的同学比以前多了。”

师资场地是最大“瓶颈”

    采访中,崔老师告诉记者,一所学校的校园足球发展如何,场地和师资起着核心作用。
    师资是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一大难题,如果没有足球专业的体育老师,开展校园足球也会遇到困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在各学校较为普遍,而专门从事足球教学的体育教师更是匮乏。其中,少量能够长期坚持的,也主要靠兴趣和理想支撑。“老师们带着学生训练,用的都是课余和周末休息时间,而且还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崔老师说。
    “此外,就老城区的学校来说,很多都受到场地的限制。”崔老师告诉记者,老城区的中小学校几乎找不到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少量中小学拥有7人制足球场或更小的5人制足球场。以他们学校为例,现在新建的300米操场也只适合开展7人制足球。“以前我们学校没有场地时,足球社团的活动都很麻烦,同学们在本校区没法练习,就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到有足球场的北校区练习。”崔老师说。

开办联赛促校足发展

    目前临沂关于中小学的足球比赛只有每年举行的“体育彩票杯”临沂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足球比赛,而在7月份结束的比赛中,临沂第十六中学男子、女子足球队最终夺得冠军,这也是临沂十六中连续两年获得临沂市冠军。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临沂全市校园足球推广活动的开展,普及校园足球,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运动氛围,近日,临沂市中小学足球进校园座谈会举行,来自全市的70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记者从临沂市教育局了解到,在“足球进校园”的道路上,目前临沂已经成为全省足球进校园试点城市。在校园足球建设中,临沂将在全市范围内筛选出50所试点学校,在足球相关培训上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临沂也正在积极筹备全市中小学足球联赛,旨在通过比赛让更多喜欢足球的孩子享受到运动的快乐,促进足球运动在全市各学校的推广普及。
    根据计划,全市校园足球联赛将分小学、初中和高中进行,其中小学和初中将首先按照县区组织联赛,然后各县区的第一名再进行全市的冠军联赛。高中组别将直接进行市一级的联赛。

(凯旋)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