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司司长刘国永持续发力夯实“大群体”
在11月初召开的全国社体工作会议上,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就2015年的群众体育工作,特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推动群众体育提档升级
“进一步转变职能、找准定位,强化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意识,理清各级政府在全民健身工作领域的事权关系、明确事权边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刘国永强调的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他说,体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把主要精力和力量集中在制订规划政策、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统筹协调、提升指导服务水平上来,从侧重分经费、分项目向问需于民、调查研究、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强骨干队伍能力建设、基础数据统计、信息化建设等各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在2014年认真做好各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效果评估的基础上,摸清底数、查找问题、提出对策,结合各省(区、市)的特定情况和实际需求,把研究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作为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如何改革创新,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提档升级,刘国永强调,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意识,创新群众体育工作体制机制,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采取实际措施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健康成长;重视市场的价值,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群众体育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群众体育发展方式,在推动政府切实履责上下工夫,把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责落实到各级政府身上,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持续发力,才能夯实“大群体”工作格局。刘国永表示,在前几年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工作格局已有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多措并举巩固“大群体”工作格局的成果,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全民健身领导协调机制,推动和促进部门协同的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机制,扶持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多元共促机制,真正使政府主导做透做硬,部门协同做细做实,社会参与做大做强。
针对问题制定改进举措
重点工作包括,《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评估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制定。他说,各省(区、市)体育部门在统筹考虑2015年重点工作时,要根据本省(区、市)评估报告,进一步总结、梳理“十二五”时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有效做法和存在问题,查遗补缺,研究、分析、利用好通过评估获取的相关基础数据,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出下一阶段改进工作的实质性举措。
刘国永透露,各省级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也要在2016年上半年公布,以确保各级《实施计划》尽早出台,指导开展好“十三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因此,各省(区、市)体育部门要尽早启动本地区《实施计划》的研制工作,不等不靠,把研制本级《实施计划》和指导所辖地市、区县研制各级《实施计划》作为明年的首要工作,立足本地实情,切实破解难题,确保新周期《实施计划》的研制质量和水平。
他说,在开展《计划》实施效果评估、研制新周期《实施计划》时,各省(区、市)可参照体育总局联合国家相关部委开展联合检查调研和采取第三方评估等工作做法,注重利用好各级人大、政协的专题调研渠道,对所辖地市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实施计划》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提高各级政府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曹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