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法库体育场地开放校园足球热火朝天

    寒假期间,沈阳法库县所有镇内学校及乡镇小学体育场将全面对外开放,满足孩子们的踢球场地需求。足球教师为学生布置颠球、带球过桩、定点射门等科目的“足球作业”,进行家访式指导。普及面如此之广的冬令营,不仅在法库是第一次,在中国北方地区也极为少见。

专家指导科学训练

    “三九”第一天,法库室外清冽的北风,挡不住足球运动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这边,法库校园足球冬令营开营仪式刚结束;那边,偌大的操场瞬间变成了校园足球冬训大本营。
    看着孩子们踢得热火朝天,法库县教育局局长安会民告诉记者,举办校园足球冬令营的想法实施之前,他曾有过顾虑——北方的冬天太冷,低气温下到底适不适合中小学生踢球?带着疑问,安会民找到了辽宁省足球项目管理中心的专家们,请求指导。“专家的建议是,冬天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利于孩子们强身健体,锤炼耐寒吃苦的性格,但时间不宜过长,运动强度要适中。吃下这颗 定心丸 ,心里的顾虑彻底打消了。”
    依据专家的指导,法库县教育局专门制订了《法库校园足球冬令营活动方案》,以学生自愿、家长同意为前提,下发给各学校组织报名。令安会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参与足球冬令营的热情这么高,除了个别体弱多病的学生之外,各学校几乎全员参加。“经过三年来的普及推广,校园足球真正走进了法库青少年的心里,成了孩子们的一个伙伴。”安会民开心地说。

训练学习两不误

    校园足球冬令营得到全县学生的积极响应,到底练点啥,又怎么练?记者从《法库校园足球冬令营活动方案》中看到,本次冬令营开营时间为1月9日至17日,各学校对营员参训提出了严格要求,每天训练时间为2个小时,保证训练、学习两不误。训练内容包括:体能部分,如慢跑、曲线跑、自由跳等;足球技术部分,如带球、传球,射门、守门训练等;足球战术部分,如接球和进攻意识,基本的护球和盯人战术等。此外,每一位参与冬令营的学生还收到一份特殊的寒假“足球作业”,自行回家练习足球基本动作,开学后进行测试考核。
    东湖一中七年级十二班学生焦德帅告诉记者,第一次收到“足球作业”,心里挺兴奋的。“校园足球冬令营是另一个课堂,不仅有机会集中系统地训练,还了解到更多课本之外的足球知识。”

打破学校与家的距离

    法库县辖19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225个行政村、15个社区,孩子们尽管在县里、乡里读书,学校与家的距离却长短不一。如何解决集中训练难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校园足球冬令营活动,县教育局和各学校同样想出了不少高招。
    记者驱车来到距法库县城15公里的慈恩寺小学,这里的孩子们正在进行传球、足球操训练。校长刘永红介绍说:“我们学校全体学生参加冬令营活动,以村屯为单位组成足球训练小组,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通过包片进行检查指导。这个寒假我们还把足球都发给每位同学,让他们回家去踢,不怕踢坏,但不许弄丢,开学时再带回学校。”
    在法库东湖小学,校长张俊波将冬令营训练时间进行分段操作,“我们准备在春节前进行10天训练,主要是通过上午两个小时,进行足球技能培训、小型对抗赛等活动,挑选了三至六年级的80名学生参加。春节之后,我们再安排5天冬训,这样就保持了训练连续性。”

学生响应家长支持

    法库校园足球冬令营火热开营,一时间成为教师、学生、家长间的热点话题。在法库高中,体育组组长王喜中一见到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冬训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推动校园足球发展。通过游戏、技战术水平训练、比赛等方式,让同学们体验足球的快乐。”法库高中三年级四班学生张小凤说:“虽然我现在已经高三了,明年就要考大学,但是学校举办冬令营活动,我要积极参加,这能给我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带来放松,劳逸结合也能提高学习效率,让我对高考充满自信。”
    两天来,记者在法库各学校走访中发现,校园足球已经深植人心。随着校园足球在这座县城三年多时间的推进普及,法库孩子的体质增强了,身心健康了,生活丰富了,足球技战术水平也提高了,而这无疑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唐晓诗)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