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再现冰蹴球“一看就会一玩就上瘾”

    “原来不知道冰蹴球是什么,接触后发现冰蹴球是一项并不剧烈,同时将智和谋结合的运动,玩一会儿就上瘾,我已经喜欢上了冰蹴球。”52岁的北京陶然亭街道办事处副调研员杨润杰和同事们一起组队参加了1月20日在北京什刹海后海冰场举办的首届冰蹴球邀请赛。她说:“我看好冰蹴球未来的发展,这项运动老少咸宜。我在街道分管体育工作,未来有机会我想在陶然亭街道推广这个项目。”
    首届冰蹴球邀请赛比赛项目为团体比赛,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16支队伍参加。首届冰蹴球邀请赛为北京什刹海冰雪体育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文化节为助力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特举办了冰蹴球和冰上赛龙舟两项展示老北京冰上传统文化的活动。文化节活动1月20日开幕并持续至22日。
    冰蹴球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北京文史馆馆员赵书挖掘。赵书介绍说,冰蹴球这项民族体育项目来源于历史上什刹海冰上“蹋鞠”游戏。据清代《百戏竹枝词》中描写:“蹋鞠场中浪荡争,一时捷足趁坚冰。铁球多似皮球踢,何不金丸逐九陵。”这就是300多年前人们玩冰蹴球的火热场面。此次邀请赛用球由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研发,以历史记载为根据进行了改良,采用了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
    冰蹴球是在一块10米×10米的平坦冰面上进行,分甲乙二队进行比赛,每队2名运动员各执1球。运动员头戴棉安全帽、脚穿平底防滑鞋。4名队员各占一角按编号分别从自己角位向中心区发球。比赛时运动员无身体接触,以己球击中对方球的方式得分。出击时,脚掌踩在覆钵型的球上向前蹴球。本方球击中对方球得1分,将对方球击出界得4分,凡击中者可连蹴一次,以先满20分者为胜方。
    赵书说,蹴球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北京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冰蹴球即蹴球在冰上的竞赛,规则与蹴球基本相同。冰蹴球场地面积不大、规则简单,老幼咸宜。技法和规则一看就会,一玩儿就上瘾,兼具竞技性和娱乐性。冰蹴球属于现代民族体育项目,符合现代体育推广条件,是一项难得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冬季体育项目。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