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陆军学院优秀人物“铁牛”的精武路
牟磊,人如其名,1.80米身高的山东大汉,性格如牛一般执拗,身体如石头一般硬朗,在南昌陆军学院一大队人送绰号“铁牛”。在中队,凭借着一身“牛”气,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一直保持着奔跑的姿态。
硬身板撰写“铁人传说”
说起牟磊,大家必会竖起大拇指,身体素质最硬的是他,训练场上练得最狠的是他,身上负伤最多的也是他。记得有一次,中队组织武装越障训练,牟磊脚底打滑从两米多高的水平梯上重重地摔倒在地,右小臂提不起半点力气,可他硬是左手持枪跑完了全程。事后,右臂骨折、右肩错位的诊断结果让医生都为之一震。
腰椎间盘突出,小腿静脉曲张,手指先后三次骨折……翻开牟磊的病历本,触目惊心。每次训练结束后,他的腰都会疼上好一阵子,可是他却没有因为伤痛停过一次训练,没有偷过一次懒。训练场上即使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他仍旧要求自己多练一会,多跑几圈。“伤疤是军人血性的象征。”牟磊的座右铭为他的“铁人”传说拉开了序幕。
用“牛劲”证明“牛气”
正值学院开展“英雄杯”军事大比武之际,3000米武装组合要求学员扛圆木跑1000米是公认的最难科目,报名参赛时一度“无人问津”。
“红旗你们不扛我来扛,捧个第一回来让你们瞧瞧!”牟磊一手挑起大梁,立下了军令状。这下可好,“铁牛”的牛劲一上来,拦也拦不住,盯着目标不放就是一顿“猛干”。为了让自己适应圆木的重量,无论风吹雨打,他每天扛着圆木上下课,走进教室已经大汗淋漓;每天晚上他都加班训练,扛人深蹲、平举哑铃、负重蛙跳成为他的必点“菜单”。一个月的时间内,他跑坏了两双胶鞋,成绩硬是杀进了14分钟。
“大老粗”的技术活
第一次手榴弹投掷训练,牟磊就羞出了“大红脸”。原来,牟磊块头虽大,可手榴弹投掷是个技术活,光有一身蛮劲也用不上力。
蹬腿、扭胯、转体、挥臂、扣腕……从那时起,牟磊就泡在了投弹场。小到关节的发力,大至动作之间的衔接配合,训练场上“铁牛”细心体会每一个动作要领。“小小的手榴弹我还‘治’不了你?”凭借着一股拗劲,饭后投弹50枚、挥臂100次的“加餐”雷打不动,强度一上来,他有时连筷子都拿不稳,直打哆嗦。功夫不负有心人,牟磊手榴弹投远成绩一路飙升,从原来的勉强过线到现在50米开外,战友们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就是牟磊,训练场上从不喊苦喊累,见第一眼红,拿第二脸红的“铁牛”,他的铁人传说还在续写。
(周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