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足球强国发展经验校园足球又有新动向

    近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会上,通过了包括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讨论竞赛计划、培训计划、评价标准等在内的多项决议。
    以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设在中国足协的社会发展部,工作人员为足协人员。过去6年,虽然“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工作尽心竭力,校园足球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面对体育机构领导校园足球工作不对口、体育机构对教育单位没有直接管辖权等“硬伤”,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全新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将设在教育部,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办公室主任为教育部体育和卫生艺术司司长王登峰,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都有相关人员参与并设有联络员。全新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将进一步发挥我国的体制、机制优势,联合多部委、多部门的力量,打通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的壁垒和障碍,真正做好、做实这项工作。
    会议上,还对外界普遍关注的竞赛体系进行了讨论。据了解,在全新的校园足球规划中,竞赛体系将分为校内比赛、校际比赛和选拔性比赛三部分。其中校内比赛、校际比赛由教育部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学生体育联合会组织,主要面向普及层面。选拔性比赛包括每年的校园足球冠军杯、冬令营、夏令营等,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组织,主要针对提高层面。
    与竞赛体系同等重要的还有培训体系。下一步培训的主体将依托各省教育厅,通过教育部门的行政力量和资源做好师资培训的工作。针对体育老师的培训则会被委托给各地的体育高校,体育高校一方面拥有现成的讲师资源,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素养。至于针对校园足球讲师、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模式,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毕竟教育部门在足球专业方面还有欠缺,可能还需要体育部门,尤其是中国足协的助力。
    另一方面,下一步校园足球工作还要借鉴足球强国的发展经验,组织编写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训练大纲、师资培训大纲和教材。同时,还要建立校园足球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该标准也应成为足球课程的考核指标。如果可以,还要推广到体育课所有科目之中。目的只有一个,要以校园足球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生体育工作改革的发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