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健身不忘传统 上海奉贤滚灯舞起来

    “羊年,愿健壮如沸羊羊,不做懒羊羊,生活如意暖羊羊!”培养自己的运动习惯,塑造自己的健康人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奉贤滚灯,传承人坚持努力,走近了大众,走进了校园,也走进了军营。武警上海总队四支队奉贤中队以舞滚灯形式贺新春,在滚动旋转中尽显力与美的融合。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氛围格外浓郁,传递了古老项目带来的快乐。
    起源于明代,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滚灯是特有的节日习俗。奉贤柘林镇的首席滚灯指导王正荣,只轻轻一吸气,重达20公斤的大滚灯,就在腰间翻转腾挪,显露出动感矫健的身姿……每年新春佳节,他总忙碌地带队表演,在乡间舞台热闹一番,“滚灯太有魅力,我想停都停不下来.”。
    做滚灯,教滚灯,耍滚灯。在百余平方米的地下工作室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滚灯。王正荣介绍,滚灯就地取材,要用最好的毛竹,从剖劈篾竹,到扎线、内胆、包装, 制作而成。这一传统技艺的神妙之处,在艺人手中或滚,或抛、或掷,而灯中的烛火却始终不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上世纪80年代恢复了濒临失传的乡风民俗。自1981年王正荣与滚灯结缘,就此便一发而不可收。三十余年来, 滚灯逐渐普及, 家喻户晓,奉贤男女滚灯队有40余支,参与者上至80岁大爷大妈,下至幼儿园里娃娃,在动感中达到健身目的,观赏性与感染力也随之提升,去年还上了“我要上春晚”的舞台。
    “有更多人喜欢和参与, 滚灯项目才有发展前景”。王正荣则把更多精力放在刻苦钻研,创新编排,传承发展上,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忙人。不仅负责指导镇上所有滚灯爱好者,还要操心滚灯制扎、创编等一条龙工作。近年来,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培养新人,从娃娃开始。根据幼儿园小朋友特点,一套小滚灯健身操给孩子们晨操增添了乐趣。胡桥学校还将滚灯纳入了体育课程,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协作能力与坚强品质,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为非遗项目培育更多的小小“接班人”。
    “把滚灯的技艺和内涵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在给节日增添一份色彩和乐趣时,也发出了弘扬民族特色项目的呼吁。

(平萍 卫朋)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