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开放成为广东省十大民生实事重要内容
去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也出台了《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在全国、全省体育局长、群体会议上,“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均成为今年群体工作的重点。在广东,“实施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更是成为2015年广东省十大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
广东将如何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工作?本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体育局巡视员曾晓红。曾晓红用8个字概括当前该项工作的进展和态度:“场馆开放,从我做起”。
曾晓红表示,目前广东体育部门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还有388个未开放,占11.6%,教育部门管理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尚有2897所未开放,占44%。这是下一步推动的工作重点。她认为,首先要推动体育部门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目前,广东省体育局直属的奥体中心、二沙体育训练基地、船艇中心、黄村基地、竹料足球基地、重竞技中心等单位的场馆,已根据自身情况,作出表率,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我们要求,省属、各市县体育系统场馆带有经营性质的,要全部开放;运动队培养、训练为主的中心和基地的场馆,有条件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事实上,广州、中山等地大力推动体育场地开放工作。韶关市通过实施《政府令》,用近80万元的资金,盘活了近25万平方米的体育场地资源。这些举措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其次是联合教育、财政、物价、公安等部门结合2008年八个部门联合出台的《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实施办法》,研究制定《广东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以及学校开放职责、任务、经费、保险、安全责任等,拟通过省政府发布实施,除此之外,进一步推动各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经费、安全保障办法和细则,确保开放工作顺利推进。同时推进各行业体协、企事业单位相关的公共体育场馆也积极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目前,广东出台了《广东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方案》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要求是:各场馆须于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南粤幸福活动周和法定节假日免费开放;各场馆室外乒乓球台、羽毛球场、门球场、排球场、健身路径、健身广场、社区体育公园、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田径场跑道等设施免费开放;室外篮球场每天免费开放不少于两小时;体育馆、综合馆、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足球场、网球馆(场)、游泳池(夏季)每天免费开放不少于两小时;涉及收费场馆每天须提供不少于两小时的低收费开放时段;涉及收费场馆对伤残人士、老年人、学生凭证实行5折优惠开放;各场馆因维修、保养、安全、训练、赛事、天气等原因,不能向社会开放或调整开放时间,应提前向社会公告;各场馆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方案和各项管理制度,要明确公布开放内容、时段安排、服务项目、进场人数、进场要求和预约方式等;各场馆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并在显著位置标明体育器材、设备的使用方法指示牌、注意事项及安全警示标志;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保养,对安全性能定期检查并及时维护;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以及人员,并指导锻炼者正确使用体育设施。
对于学校体育场馆,《方案》要求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在保障正常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周一至周五学生离校后,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应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每天开放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非教学时间,每天开放时间不应少于4小时。
如何做好该项工作保障和落实?曾晓红表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强经费保障。除了国家、省有相关文件进行资金补助以及体彩公益金资助外,各级政府应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或对场馆给予经费补助等方式扶持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工作;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从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专项资金对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工作予以支持;将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宣传工作;五是加强监管和指导。
(黄心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