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协委员青少年武术普及提案受关注

    在今年的广州两会上,越秀区政协委员黄标的一个提案《将武术课纳入各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必设课程》,引起当地各级政府和体育、教育界的关注。目前该提案已成为越秀区区长督办提案,有望得到落实。黄标表示,目前在广州开展武术进校园,正当其时。

先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始

    事实上,黄标的另一社会职务就是广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我是越秀区三届的政协委员了,今年我看到武术的发展契机,因此提出武术提案。起初我是提出武术进校园的,建议将武术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小升初、初升高必考项目,但由于大环境和各种客观因素制约,最终提出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必设武术课程。目前,大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在学校,如能成为必设课程,也是武术进校园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今后再发展真正实现进校园。”黄标说。
    黄标认为,当前大环境是武术进校园的良机。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把武术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2015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已将“足球、武术”等七个项目确定为校园教育运动必修项目。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毛里求斯、俄罗斯、会见英国威廉王子等很多场合多次提到武术这门国粹,充分表现出对武术的格外关心和支持。同时,武术不受场地空间、时间上的限制,又是我国民族传统项目,在学校中推广具备一定的优势。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经过实践证明,其段级技术标准与学校学段层次有着密切的衔接,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武术技能,科学地进行武术锻炼,逐步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在羊城也深受学生青睐。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武术的集散地、发祥地,中央公园、天字码头、海珠广场等都留下了黄飞鸿、李小龙等一代宗师非常多的足迹。武术世界冠军梁艳华、康永刚、黄光源均出自这里。因此,在广州中小学生当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开展武术教育有利于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手段,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政策与师资队伍是发展关键

    黄标认为,广州武术进校园首先必须从政府层面调整政策,加大对武术的支持力度,对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课时、教程、师资、考核等做出硬性规定,将武术列为准入制的必备条件,并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单设武术课。
    其次是加强武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武术教练是武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武术师资配备是保证武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俱乐部要加大招收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毕业生力度;制定专业标准和专业准入制度,俱乐部武术教练在资格认证或审核时必须具备国家相关部门的资格认证(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各级武术协会资格认证的双重身份;采取多种形式对武术教练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练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武术教练培训体制。
    目前,国内已掀起校园足球热潮,黄标认为这并不影响武术进校园的发展。“校园足球发展好了,也可以为武术进校园提供成功的经验。”

(黄心豪)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