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7月19日,随着安徽黄山太平湖站的顺利收官,2015年“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系列活动也正式落下了帷幕。自7月11日启动,到7月19日落幕,在长达9天的活动时间里,“7·16全民游泳健身周”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5站的活动,参与活动的人数高达近100万人次,不论是站点数量还是参与人数,都刷新了全民游泳健身活动的新纪录。

活动效果超出预期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部长江斌波表示,今年是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游泳协会第二次举办“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系列活动,不论是社会效果、活动规模,还是参与人数,都远远超出了预期。
    江斌波表示,今年活动的成功得益于方方面面的努力。首先离不开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参与和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作为指导单位,对活动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总局训练局和机关党委也是连续第二年参与到“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系列活动中,专门设置了体育总局站,组织系统内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发挥了很好的宣传带动作用。

组织设计良好有序

    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顶层设计和有序组织。据江斌波介绍,在今年的“7·16全民游泳健身周”期间,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中国游泳协会和中国救生协会发动全行业从上到下的各级游泳组织、游泳协会来共同参与,并且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激励办法。
    “我们对今年参与活动的公开水域的站点和游泳场馆的达标活动都给予了这样那样的支持和奖励,比如游泳帽的赞助、安全气囊的赞助等等,还有免费的海豚达标证书,有些地方站点还为参与活动的老百姓提供了免费的游泳票,这些都是吸引和激励更多老百姓踊跃参与的有效手段,让我们今年的活动大获成功。”江斌波说。

“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模式

    此外,今年在活动宣传方面,也显得更加的“全方位”。除了传统的报纸和电视报道外,今年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和中国游泳协会还专门与《中国体育报》展开合作,在“7·16全民游泳健身周”期间,以专栏和专版的形式,在报纸上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密集报道,较之去年,收获了更加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
    另一方面,中心和协会更针对“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系列活动,特别推出了“泳者”公众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使参与活动的亿万群众互动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关注“泳者”公众服务平台的游泳爱好者已经达到100万人次,效果超出预期。

挖掘游泳文化内涵

    不仅如此,游泳文化和游泳公益也得到了更好地挖掘。据了解,在“7·16全民游泳健身周”期间,各地站点都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游泳公益服务。如让专业的游泳救生志愿者走进校园和社区,对市民进行展示和示范,宣传和普及游泳救生安全知识和技能。此外,许多地方也成立起游泳救生总队、大队、支队和分队,为群众游泳安全保驾护航。
    同时,各地还发起了爱护母亲河、清水运动等活动,不仅推动了全民游泳运动的开展,也促使当地政府将游泳活动与环保、生态,以及当地的绿色家园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了游泳对社会的独特作用,也推动了当地的生态和社会发展。

让体育明星走进基层

    在此基础上,活动更积极发挥了体育明星的作用,邀请到许多著名的游泳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参与其中。比如游泳奥运冠军罗雪娟就作为活动的推广大使,参与了“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的多站活动,并在启动日受中国游泳协会委托,发起了清水护水行动的倡议。
    江斌波表示,让体育明星走进基层,与草根游泳爱好者们亲密互动,不仅是发挥明星效应,吸引更多老百姓参与游泳,更是发挥竞技体育明星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公益作用,向社会传播体育的正能量,为游泳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虽然今年的“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系列活动已经落幕,但在活动的带动下,全国亿万大众游泳活动已经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在此,江斌波也再次向所有关心和支持"7·16"活动的相关部门、社会人士、爱心企业,以及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有了今年的成功经验,相信明年的活动一定会更加活跃、更加精彩,规模也会呈N次方向上增长。我们希望能够把7·16打造成真正的全民游泳盛会,为广大游泳爱好者服好务。”

(卢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