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内地青少年体育交流夏令营收获欣喜

合影

活动现场

学员们在学习串银铃

    “新平啦咯嗦(欢迎您)!”7月25日,从神秘美丽的抚仙湖转场到天蓝林绿的花腰傣之乡——新平,迎接香港内地青少年体育交流夏令营一行的,是欢快喜庆的花腰傣舞蹈。

    银铃声声,花腰姑娘俏,她们用纤纤丝线串起银铃,跳起独具民族特色的傣雅银铃操,欢迎远方来的贵客。花腰姑娘从古滇国走来,头戴斗笠,腰缠‘彩虹’,皇族遗风犹在,一颦一笑尽显绝世风采。花腰姑娘从花街走来,娇艳如花,情满秧箩,华贵典雅,这场曾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展演中引起轰动的花腰傣服饰秀让营员们也大为惊艳。

    如果说观看花腰傣歌舞表演、时装秀让营员们感到新鲜有趣的话,那么,在当地两个同学的帮助下,学穿花腰傣服饰则让大家从心动落实到行动。

    “你的这个上身应该搭配傣卡的裙子。”

    “你穿着傣雅的衣裙却戴了傣洒的斗笠。”

    ……

    原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花腰傣之乡,新平的花腰傣有傣雅、傣洒、傣卡三个支系。他们的服饰各具特色,傣雅盛装以银饰见长,傣卡以刺绣为主,傣洒则大量运用红绿相间的丝绸,色彩最为艳丽。傣洒与傣卡、傣雅的装饰区别是斗笠。傣族妇女出门时必戴尖顶篾编的斗笠。傣雅和傣卡戴的是翘檐斗笠。傣洒喜欢戴伞状小斗笠,且斗笠内常插有孔雀羽毛、小圆镜等,只要将笠帽向前斜拉,即可化妆。“听清了,记住了,穿的时候,一忙就全忘了……”被点评的同学自己已经乐弯了腰。

    “一只螃蟹爪八个,两头尖尖这么大个,爬呀爬呀过沙河(石头剪刀布)……”赢者高兴,输的则把头上夹子夹成一个造型,自拍或是请同学拍照后发到社交平台互娱互乐。细雨蒙蒙中的磨盘山风景区山青水美,草木馥郁芬芳。营员们在烽火台中开始紧张忙碌地学习教练们传授的结绳方法,并且付诸实践。双接绳结、布林结、收绳结,三种结绳法学下来,香港仁济医院第二中学的邓力基开心地说:“太有意思了,来到这里,我感到一切都很新鲜、新奇,跟我来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是谁拉着你的手一起走过,是谁背着你的包负重前行,是谁一路为你加油鼓劲?从月亮湖步行到磨盘山观景台的路上,大同学牵着小同学的手,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同学呵护在明显登山乏力的同学身旁,相伴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们情不自禁地为之喝彩:“你们是最棒的团队!”

(贾海红)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