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思维 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产品
由震川中学学生组成的嘉定区安亭镇青少年篮球健身队,将第一次代表嘉定区参加市级比赛。但镇里没有专业篮球教练,为了增加孩子们的参赛信心,提高篮球水平,安亭镇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尹老师申请了体育配送服务,希望配送教练能教孩子们一些实战经验。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接到订单后,立即与上海体育学院篮球专业的老师取得联系,为社区安排了一名篮球教练。课上,贾老师利用实战教他们如何站位、配合,如何运用战术。课后,孩子们虽已满身大汗,但依然围在老师身边,希望老师能再传授一些实战经验。篮球队队长说:“学校每周给我们安排1至2次篮球训练,教一些运球和投篮的基本动作,但没进行过实战演练,比赛时不知道应该如何走位,如何与队员配合进攻,这次课程让他们获益良多,对篮球有了新的理解,对比赛也更有信心了。”
这是上海市体育局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由市社区体育协会实施,创新开展“你点我送”——公共体育服务社区配送的一个场景。
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加大对社区体育服务力度,实施数字化社区体育配送工程,为基层社区提供科学健身讲座、健身技能培训等多项服务,为市民提供公益的体育服务产品。
服务配送不用到专门的体育培训机构,就能就近享受到健身指导与服务,这有赖于正在试点的首批公共体育服务配送基地。5个月来,已经为17个区县配送21场健身讲座,324次健身技能培训,惠及10339人次。在“全民健身日”前后,又向社区、街镇集中配送科学健身讲座60场,健身技能培训57场,市民可就近接受健身服务。
配送对象不同,课程也有不同。每周日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楼舞蹈房都会迎来一批喜欢社交、喜欢舞蹈的居民。领队周阿姨就是其中之一,退休至今已经免费教拉丁舞十几年。如今70多岁的周阿姨有些力不从心,希望有新的专业老师来接替。向街道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负责人请求,在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系统提交了配送申请。协会便配送了有社区服务经验的何老师上任。居民没什么舞蹈基础,每堂课只能学3至5个动作,何老师私下和学员们沟通,学员们都说:“何老师非常耐心,人家是举一反三,何老师给我们举一反六,举一反十二。”体育配送不仅帮周阿姨解决了烦恼,也让居民的舞蹈水平上了一层楼。
其实,体育配送远不是教几门课这么简单,健身指导与体育养生类的讲座最受欢迎。刚听完《日常健身项目的指导与练习》,李阿姨兴致勃勃地和我们分享,“以前喜欢打羽毛球,想通过打球来减肥,每次都打得衣服全湿透,但是体重没怎么变。听了讲座才知道,想减肥应该选有氧运动,对于五、六十岁的人来说,还要控制心率,不能太激烈地运动。”
体育配送服务工程还少不了一群热心的督导志愿者,他们默默奉献,将政府的实事惠及百姓,提升市民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
(黄春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