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查游泳场所夏季开放时的安全情况

    连日高温酷热,游泳成为市民运动最爱,沪上各大游泳场所迎来众多泳客。近日,上海市副市长赵雯赴部分游泳场所检查夏季开放,并对做好夏季游泳场所安全开放和泳客安全保障工作提出要求。

    今夏申城夏季游泳场所开放从7月1日起,目前时间过半。经历梅雨、台风和高温的考验,已经进入开放高峰期。共有各类游泳场所698家(144家属于季节性开放室外游泳池)向市民开放,其中公共游泳场所98家、社区游泳池252家、会所游泳池214家、宾馆泳池112家、大型水上乐园5家、企业等其他类型17家。截至7月底,已接待泳客317万人次,举办游泳培训班15120期。有129家游泳场所面向不同人群推出10至20元惠民票价;各游泳场所加大了水处理设备的改造力度,提高水质卫生水平;同时投保场所责任险,保障市民健身安全;103家场所举行市民游泳达标比赛,吸引市民参加游泳健身锻炼。

    众所周知,游泳场所安全开放是重中之重。在上海最老的虹口室外游泳池,每年的救生力量配备都是一大难题。今年,虹口游泳池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结合学院游泳专项学生暑期实践,充实了一批拥有游泳专业特长和专业救生资质的年轻救生员。为确保开放安全,利用救生人员岗前休息时间,让经验丰富的老救生员做示范和讲解,并进行现场实战演练。通过救生技能培训演练及实际上岗锻炼,这些泳池新进的“新鲜血液”们都已渐入佳境。除了泳池严格按照救生工作标准配备救生力量,以往滑道无法满足市民需要全天候开放的问题,如今也得以解决。

    近日,奉贤一家泳池的造波池发生一起13岁男孩溺水事故,相关人员介绍,室外造波池有特殊要求,晚上灯光容易造成安全错觉,不能光凭经验,除身高限制外,提高警戒安全。家长带孩子游泳一定要加强监管。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表示,将会对上海4家水上乐园的造波池安全管理进行专门培训,加强水域观察,“特别要增加救生员的数量”。

    下一步,上海市体育行政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督促各区县落实责任和措施,确保夏季游泳场馆开放安全,加强游泳锻炼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告知,加强开放期间救生力量配备,加强每天监督检查工作制度执行。

(平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