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宣传媒体记者为健身气功发展出谋划策

    如何在全民健身上升至国家战略的新常态下,更好地宣传推广健身气功?如何让宣传助力健身气功的推广发展?2015年健身气功媒体记者培训班近日在内蒙古满洲里开班,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娱乐信报等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此次培训班,为解答这些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此次培训班为期3天,包括了培训、座谈会以及健身气功站点实地调研、采访等。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巡视员、副司长温文,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主任辛沂,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副主席吕实明等参加了培训班,与媒体记者们共同探讨未来健身气功项目的宣传、推广发展等。
    座谈会上,媒体记者们围绕建设和发挥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官方网站、《健身气功》杂志作用,突出“文化与健康”宣传推广主题,充分调动地方宣传资源等议题进行了研讨。记者们提出了将各类宣传平台、各地健身气功协会等联动起来,并积极与习练者形成互动,注重科学健身引导,注重网络安全,注重发挥明星效应,融入大群体格局,不断拓展宣传思路等意见与建议。
    温文说,健身气功是政府为百姓提供公共服务、普惠百姓的重要方面。健身气功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健身气功的发展离不开宣传,也受益于宣传工作。相信健身气功的宣传推广将继续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贡献。辛沂同样肯定了宣传工作在健身气功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她说,近年来,中心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在健身气功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重大事件中,媒体界的朋友们都做了大量工作。辛沂感谢了记者们对健身气功项目发展的大力支持。
    培训班期间,与会领导为设立在满洲里体育场的第四家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内蒙古自治区健身气功教学培训基地挂牌。自2011年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在北京创建了首家俱乐部后,协会又相继在浙江杭州和江西景德镇创建了两家俱乐部。当前已建立的三家俱乐部在拓展健身气功传播渠道、服务不同习练人群、推动健身气功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健身气功在内蒙古发展迅速,至今内蒙古已建立987个基层习练站点,习练群众达6万多人,体育惠民作用明显,群众参与热情高涨。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内蒙古健身气功培训基地落户口岸城市满洲里,将在促进内蒙古及我国健身气功的对外交流与发展,增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友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