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惠民年” 广元市利州百姓乐享健身
“自打我们村里建了这些体育健身活动场地,村民们平时闲暇时间的生活就丰富多了,特别是我们组建了健身秧歌队,就连城里人也来这里和我们-起跳呢”。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建设村,村民陈红梅说起体育健身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很是兴奋。
这一切都得益于2015年广元市利州区开展的“体育惠民”系列活动。利州区通过打造“四社区三基地两大赛一品牌”体育民生幸福实事,不断创新体育惠民举措,加快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全民健身的福利。
健身秧歌“舞”热利州城
陈红梅是这支村秧歌健身队的队长,记者来到村里时,她正带来健身秧歌队在广场上训练,在广场旁还竖立着一个“距离全国健身秧歌大赛还有15天”的倒计时牌。陈红梅告诉记者,他们队是在全市40多支队伍中经过海选出来代表广元参赛的,因此一定要以最佳的状态在全国大赛上争取好成绩。
其实,建设村只是利州区打造全国“健身秧歌之乡”特色体育品牌的一个缩影。作为“体育惠民”系列民生幸福实事,该区以创建“健身秧歌之乡”为引领,通过开展“六进”活动,大力推广普及健身秧歌。现在,全区组建中小学健身秧歌队32支、区级部门健身秧歌队26支,80%的城市社区自主开展了健身秧歌活动,100%的乡镇至少有一支健身秧歌队伍,形成了遍布城乡的群众性健身秧歌特色体育品牌。与此同时,通过打造“一街一镇一特色,一村一社一亮点”的体育特色活动带动全民健身,仅今年已举行了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10余场,参与群众累计达20余万人。
社区健身好方便
在宝轮镇花园社区的健身房里,李丽娜和一群健身爱好者正在教练的带领下练习瑜伽。李丽娜练习瑜伽已有两年多了,以前都是在镇上经营性的健身房训练,今年初,社区的健身房开门迎客后,她就成为社区健身中心的常客。“这里收费便宜,离家又近,我当然就选择到这里来哟!”
龙潭乡界牌社区是一个移民迁建聚居区,在村子中间的健身广场上,66岁的李大爷和老伴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在太空漫步机上晃动着双腿。孙女李梦婷正在一旁和小伙伴打乒乓球。“现在每天晚饭后我们都要来这里活动活动。”说起社区健身广场带给他们的益处,李大爷乐呵呵地说:“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健身设施,少打麻将,多锻炼,现在身体都比以前好多了。”
记者了解到,在实施“体育惠民年”中,利州区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累计投入体育管理设施建设资金2亿余元,加快推进农村30分钟健身圈、城市15分钟健身圈建设。现在,全区建有全民健身登山步道4条,自行车绿道60余公里,建成农民健身工程53个,61个社区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通过打造宝轮镇、赤化镇、龙潭乡、荣山镇等四个体育特色示范社区,修建500平方米左右文体活动广场15个。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运动设施、文体活动广场,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健身的需求。
体旅融合 市民健身新体验
“这里的活动太有意思,我最喜欢这儿的拔河比赛,下回一定要带亲戚朋友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激情的活动。”在大石镇举办的风筝文体旅游活动现场,从城里专门赶来参加活动的郭小红显得意犹未尽。
记者注意到,虽然这只是镇里举办的一次活动,但活动的内容却十分丰富、精彩,风筝表演、山地自行车赛、猜谜语活动、特产展示、风筝DIY制作、果蔬采摘、千人赛跑、拔河比赛、抽陀螺等项目,充分展示了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也让参与者体会了大石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果。
在实施“体育惠民年”活动中,利川区依托乡镇资源优势,通过体旅融合,通过打造金洞乡白龙湖钓鱼基地、工农山地自行车骑游基地、宝轮菖溪河漂流露营基地等一批群众体育户外活动基地,推出了宝轮镇的露营周活动、环湖自行车赛;菖溪河“山水欢歌—水上智勇大闯关”、暑期亲子运动会、农民趣味健身体育比赛;月坝的生态养生暨登山节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促进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利州区宣传部长冀健华表示,通过体旅融合,不仅盘活利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和全民健身的“双赢”。
(邓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