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健身气功 有效预防治疗“未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所长谢雁鸣授课
学员认真做笔记
学员课后提问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开展药膳食疗。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
健身气功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易学易练的特点和良好的健身效果,千百年来传承不息。而其倡导的“治未病”理念,以及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对自然、身体、心理的整体观,如今已站在了医学模式的变革的前沿。12月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谢雁鸣为“健身气功精英计划”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授课,从中医的角度介绍治未病的研究与实践。
未病是指疾病未成,状态定义为体内已有病因但尚未致病的状态;或体内阴阳气血盛衰已有偏颇,或已有邪气内存,但尚未成冰。既疾病前期、亚健康期等。谢雁鸣表示,治未病可以通过辨识体质,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而习练健身气功是非常好的运动养生、运动保健方法。就八段锦来说,阳虚质的人可在习练整套功法后将“五劳七伤往后瞧”和“两手攀足固肾腰”加做1至3遍,而血瘀质的人则可将“左右开弓似射雕”和“背后七颠百病消”加做1至3遍,通过加练不同动作达到不同保健效果。
研修班精英学员、来自上海市气功研究所的副主任医师陈昌乐对于谢雁鸣的讲课内容深有体会,他说:“曾经我们也做过很多相关实验,虽然当时是针对已病做的,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很多人与实验对象一同习练健身气功,从而改善了他们的亚健康状态,这其实就是治未病。”他表示,研修班结束后还会将老师的授课内容重新梳理体会,从而更好地运用到今后的研究工作中。
(付媛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