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连续六年举办社区体育文化节
智力拼图、同舟共济、障碍接力、小指挥官、心心相印……这是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社区体育文化节中亲子趣味运动会的现场。一个个既考验身体素质,同时对亲子间协作提出要求的趣味运动,让孩子们和家长们都开心不已。现场,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这样的趣味体育游戏,也让不少家长感慨。家住东四块玉的李先生一家是第一次参与到街道的亲子趣味运动会。他说:“平时大家工作、学习都挺忙,能够全家一起锻炼的机会很少。感觉这样的方式,特别能够增进大家的感情,对家庭的默契和协作也是一种考验。”
打造沟通平台 搭建展示舞台
据了解,从2010年起,体育馆路街道已经连续六年举办了社区体育文化节,不仅是亲子趣味运动会,还有居民环湖(龙潭西湖)跑、老北京传统体育项目展演、北京市社区围棋邀请赛、北京市社区三国杀邀请赛等等。最长的一届,体育馆路街道的社区体育文化节整整持续的两个多月,参与人数不计其数,甚至吸引了不少辖区外的人慕名前来。而经过六年的发展,如今一年一届的社区体育文化节也成为体育馆路街道百姓最为期待的“传统节日”。
寻求社会力量 启用义工模式
此外,也是在这一年,街道还首次尝试启用了社区志愿者和义工服务赛会的模式,从运动会策划、组织到现场秩序维护均由社区志愿者和义工全程参与,有效增强了辖区居民服务社区的责任感和回归社区的幸福感。社会力量的参与,也让社区体育文化节越来越有活力。
利用资源 打造“体育文化休闲街道”
在毕博闻看来,打造“体育文化休闲街道”不仅要继续将特色活动品牌化,把地区文化名片——社区体育文化节,进一步做大做精。还要做好文化设施的普惠化和体育健身的群众化,让更多人爱上体育,参与体育。同时,街道也将进一步依托国家体育总局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帮助已经在地区内聚集起来的体育产业类企事业单位规模化,让其良性地发展下去。
(卢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