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大学学员邬康地凭股“倔劲”向前冲

 标定地图、判断方位、冲刺终点……2015年10月11日,第六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韩国闻庆市落下帷幕,信息工程大学七院二旅学员邬康地凭借出色的发挥,在定向越野中距离赛中跑出了42分的好成绩,在中国同项目参赛选手中排名第一。“The soldier is excellent(这个军人不简单)!”比赛刚落下帷幕,他便因读图准、跑速快赢得外国友人的赞誉。

冲锋在前  缘起精兵梦

    从小到大,每次看到军人胸前那排闪亮的军功章,邬康地都会激动得两眼放光,总梦想自己有一天能戴上。怀揣着这份“精兵梦”,他如愿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三公里11分30秒、单杠15个,从新训开始,邬康地就是战友眼中不折不扣的“训练标兵”。
    大一开学不久,学院正准备开展“桑赫斯特”竞赛选拔集训,他刚一收到消息就迫不及待报了名。选拔过程极为苛刻,每次训练强度都在十公里以上,不少学员纷纷退出,像他这样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然而,成功的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名额限制,他最后遗憾落选。
    尽管失去了参加“桑赫斯特”竞赛的机会,但负责组训的陶德洲教员却对这个冲在前面的“倔小子”记忆尤深,起了“爱才之心”的他决定把邬康地招入大学“指南针”定向越野俱乐部,继续加钢淬炼。

华丽蜕变  鏖战校运会

    定向越野起源于瑞典,被誉为“智者运动”,兼具马拉松、铁人“三项”等运动的特点,对运动员的体能、灵活性、方位感等均有较高要求。邬康地加入定向越野俱乐部后发现,自己一无体能优势,二无参赛经验,在人才济济的定向队中显得资质平平,巨大的落差让他很受刺激。
    “世上没有天生的强者,强者是磨炼出来的!”邬康地在日记本中写道。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跟自己较上劲:在力量练习中,他总会细心地记下别人的负重量,在此基础上额外增加20公斤;每次长跑练习,时间都不少于1个半小时;高强度的训练不断将他逼到极点,突破极限成了他训练中的“家常便饭”。
    经过魔鬼般的训练,他的体能有了质的蜕变。第七届大学运动会10000米项目比赛当天,阴雨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当他张开冻僵的双手奋力冲过终点时,已将第二名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极速越野  决胜方寸间

    在定向越野竞赛中,体能决定层级,定向技术才是胜败的关键。由于长期专注体能提高,邬康地的定向技术反成“短板”,首次参加“河南省定向越野锦标赛”,他与冠军相差近20分钟。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行!”邬康地不服输的倔劲儿又上来了。在教练的指导下,他一边临摹定向用图、阅读制图规范,以增强识图能力;一边借助“直线跑点法”“定点记忆法”提高用图水平。从崇山峻岭到丘陵泥淖,邬康地随定向队辗转多地进行不同地形的适应性训练,其中,东北二龙山集训基地植被茂密、山岭陡峭,地貌最难辨识。一次训练中,队友们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定前方坡陡,提前绕行,而邬康地却倔强地坚持越野通行,结果提前近2分钟到达目的地。
    河南省第四届定向越野冠军赛短距离组第3名、长三角巡回赛短距离第3名、北京市体育大会定向越野竞赛接力赛第1名……邬康地跟随信大定向队转战5个省市频频得奖。去年10月,他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的一员出征韩国,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国外赛场迎风飘扬的那一刹,他内心热血澎湃。

周天宇  蒋昌荣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