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感受校园足球的 “西安样本”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体教结合”在中国从未像现在这般因为足球而亲密无间。西安的校园足球本就有着优良传统,足球改革方案启动后,西安的校园足球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校园,走近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和老师们。

曾经“旅欧”的校园小球星
   

  今年8岁的潘梓宸就读于西安外院附小,由于妈妈曾经在英国留学,小梓宸也在朴茨茅斯接受过半年多的足球启蒙训练,“英国的体育老师和教练都很注重解放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首先把足球当成自己的爱好,而不是学业,更不是任务,所以,孩子除了在学校学踢球,回到家还会主动提出参加更多培训的要求,作为家长,我们自然全力支持,周末就让他在公园里跟着一位私人教练训练,每堂课20英镑的收费不算便宜,但孩子玩得很开心。回国后,我们也鼓励孩子继续踢球,他从来没有因为受伤、输球而掉过眼泪,已经成长为小男子汉了。”小梓宸的爸爸潘键颇为自豪地说道。
    同样有过“旅欧”经历的还有12岁的刘水高山,不同的是,小刘是去年在一次有500多人参加的足球少年海选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获得前往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参观学习机会的小球星。别看接受足球训练已经有四年多且在古城的同龄人中技术和意识均属上乘,但到了西班牙,从小跟着爸爸练球的小刘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里的少年球队通常分成不同的等级,我的能力和水平跟中等的B级队球员差不多,和水平最高的A级队球员相比,无论速度、对抗还是脚下技术都有明显差距。”在小刘看来,西班牙的青训和校园足球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班牙小球员都特别认真和自律,训练从来不迟到。那里踢球的孩子人数要比咱们这儿多,他们的教练不会让学员练得太累,训练内容总是充满趣味性,各种青少年比赛也特别多。”如今,最让小刘苦恼的就是他所就读的五味什字小学还没有成立足球队,他也没机会参加校际青少年比赛,“我今年六年级了,希望上初中后能参加更多高水平的校园联赛!”
    大庆路小学的双胞胎兄弟边勇毅、边智强今年上五年级,哥哥在校队里司职后卫,弟弟担任前锋,小哥俩每周五下午都要和校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参加主客场制的西安市校园足球联赛,“挺喜欢去别的学校打客场的,有时老师带我们坐公交车去,有时爸爸开车送我们去,通过比赛不但提高了球技,也认识了更多朋友。”

培育小球星的足球园丁
   

  阿房路一校女足教练秦新秦带过学生无数,甚至还为“国字号”女足输送过不少人才,她本人更是获得过各级别的30余个奖项。有着16年带队经验的秦新秦对于校园足球非常熟悉,“搞校园足球,特别是小女足,继承我们老一辈女足球员能吃苦、愿流汗的传统是很重要的,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很多家长怕孩子在球场上受伤、受委屈,其实不然,很多孩子一旦接触了足球,她们就会被这项运动讲究协作、配合和团队的特点所吸引,在球场上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交到朋友,不少孩子甚至下雨天、下雪天都自愿坚持训练,因为足球真的能给她们带来快乐!”
    同样甘为孺子牛的还有大庆路小学的体育老师王未令,陕师大体育系毕业后成为体育老师的他一干就是20年,“刚来那会儿,这所曾经的足球传统学校一度在校园足球开展上断档了四五年,我和其他几位体育老师通过努力获得了校领导的支持,重新把足球的火苗点了起来。
    一开始,不少学生家长甚至一些班级的班主任并不太支持,生怕踢球影响到孩子学习,但事实证明,当孩子们在体育课和放学后把精力更多放到球场上后,他们不但身体更加强健了,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随着足改的推进,大庆路小学校足球队人数从两年前的40多人增加到了如今三个年龄段共80多人,而以“五大名校”为首的重点中学也纷纷前来招揽足球特长生。近两年,大庆路小学校队还多次代表西安市去内蒙古、云南等地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杯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学校校园足球开展的形式很丰富,全校每个班每周至少保证一节足球课、每年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男女生混合编队参加的‘校长杯’赛、积极选拔和组织校队参加区级和市级联赛。另外,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体育教研组还结合足球运、控、传、射、颠球、头球等基本技术动作自编了一套足球操,孩子们操练纯熟之后,不但增强了对足球的喜爱,也巩固了基本功。这学期,我们准备在上午课间操时间大力推广这套足球操,也算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吧。”王老师如是说。

校园足球星火燎原
   

  “在西安,校园足球之火其实一直都没有熄灭过,现在,一些足球传统学校和那些重拾传统或开始逐渐重视发展足球项目的学校都是中坚力量。”近年来一直从事西安市校园足球联赛组织工作的市足协青少部负责人王战斗介绍道。据了解,以26所西安中小学足球传统学校为主体的市校园足球联赛从2009年至2014一直开展得红红火火,每逢周五,近700名足球少年都会随各自的校队参与主客场赛制的联赛。
    从2015年开始,校园足球的组织和推动工作由地方足协转到了教育部门,陕西省确定了265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仅西安市就有52所中小学校入选,这些学校的普通班级每周都至少有一节足球课,学校还通过校内联赛选拔出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七八十人的校足球队,放学后坚持一到两个小时的足球专项训练。此外,在校级联赛和市级联赛之间,雁塔区、莲湖区、高新区等也组织起了区级校园足球联赛,这大大拓展了足球在基层的普及度和参与度,去年9月,西安高新区校园足球联赛吸引了来自高新区17所中小学的20支队伍,300多名队员参赛,其中还包括30多名国际学生。去年11月,来自40所学校近50支球队的400余名小球员参加了雁塔区中小学五人制足球赛,比赛场次达到近200场。今年上半年,市级校园足球联赛就将重燃战火,在区级联赛中取得佳绩的球队有望参加更高水平的角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