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定向挑战赛报名启动一席难求

  这是每年春天上海定向爱好者和这座城市的约会。
    3月,2016上海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正式报名启动。可开放报名系统前五分钟,服务器带宽就已爆满,整个报名过程异常艰难,尽管有零星未能完成付款的订单返回到系统中,但所有名额在一个半小时内全部被抢光。

全城热动全民参与
   

  2011年,沪上第一届城市定向挑战赛诞生。从当年的70支队伍、350人,到如今遍布上海角落的40条比赛线路、4000支队伍、20000名选手,城市定向赛规模等级呈几何级数扩大,关注度越来越高。
    今年比赛主会场设在上海体育场内,同时在徐汇、静安、普陀、宝山和嘉定设置分会场,形成“以上海体育场为核心,区县全方位互动”的格局。报名时,标准线路、静安线和徐汇线,因人数众多直接被秒杀,正式报名的平均中签率不到百分之二十。静安线中签率最低,仅为5%。有爱好者打趣说,获得一个赛事名额难度堪比拍中一张上海车牌。
    “相比时下最热的马拉松路跑赛事,城市定向赛参赛门槛低、参与人群广、融休闲娱乐与体育竞技为一体。比赛利用公共交通系统,不需要封路,可操作性强,不管是菜鸟还是达人,只要你有一颗运动的心,就能参与。”上海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祁伟解读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赛事将体现“上海动起来,运动无障碍”的主题,特别设置了“做你的眼睛”蓝睛灵公益体验线。由视障者参与路线设计,比赛将由视障者和健视者一起协力完成。这一创新将使赛事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时,让更多健视者有机会体验公益。

景观体育注入新意
   

  城市定向赛好似城市寻宝游戏。每支队伍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至少1名异性队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体验攀岩运动、换上消防服、担架救伤员、智力拼图……在综合比拼脑力、体力和创造力基础上,依次寻访若干点标、完成趣味任务,最终以用时排定名次,让参赛者乐在其中。
    不少企业把城市定向赛作为团队拓展活动,80%的选手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华虹集团是一家拥有5000名员工的高科技企业,他们是城市定向挑战赛的“脑残粉”,一追就是5年。从第一年的2、30支,到今年的80支参赛队,公司年轻人对这项新兴运动情有独钟。“即便争取了名额,也就400个人可以参赛,仍远远不能满足员工的参赛热情。”团委书记池慧雄自己也亲身感受过定向赛的魅力,“每个人都能在这项比赛中获得自己的需求。”
    每年,定向赛的路线和主题设置都有不同。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元代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上海第一家历史遗址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了海关邮政、大清邮政几度沧桑;原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场的1933老场坊,现在已是创意产业集聚区。新老上海人在穿越城市之路时,感受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共享一场融合跨界元素的全民户外盛宴。

赛事模式可以复制
   

  城市定向挑战是上海十二大赛事中唯一的全民健身项目。由上海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创意发起,是拥有自主IP的全民健身赛事。作为一个成熟、创新的项目,吸引了不少外地同行观摩学习。在东亚体育的协助下,已在河南成功推出河南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
    衡量一个全民健身项目是否成功,除了市民参与度,还要考量社会各界支持度。城市定向赛举办以来,得到数百家单位无偿支持,每年都有商户主动申请作为点标单位。跟马拉松不同的是,城市定向赛有更多不同的点,能够更好地整合城市资源,让选手有很好的参赛体验。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