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指导哪里找?公共信息难辨真伪

  28岁的朱靓最近两年爱上了跑步。在她看来,跑步简单易行,对场地没有太高要求。平时周末的早晨她就围着小区慢跑一小时。朱靓告诉记者,这样坚持下来,我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精神状态变好了,冬天也不容易感冒了,平时上班效率也更高了。
  不过朱靓也遇到过健身小问题。她曾经跑步跑到小腿难受。于是她便在网上查找资料,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朱靓说,我在网上挑着看了很多指导,都看花眼了。按照其中我认为比较“科学”的文章进行了调整,可自己还是觉得别扭,也还是觉得小腿不舒服。后来就按照自己原本跑步习惯的姿势继续跑就又好了。感觉网上的“科学”指导作用不大,也无法确定其科学性。感觉跑步很简单,一般不会造成损伤,所以不会太关注科学指导。我一般只有在需要的时候上网看看,谈不上科学指导是否足够。
  “现在跑步这么热,还有很多人对马拉松跃跃欲试,我相信需要科学指导的人很多。我想大家也或多或少与我的情况相似,网上的资料成为最快捷、却不一定科学的指导主要来源。”朱靓说,最近一段时间,总能看见有人跑马拉松出事。我想这其中既有人们对于自己体能等方面认识的不够,同时也是接收这方面信息和科学指导不够,才使得他们盲目参赛。我对跑马拉松没有特别的想法,我想自己平日里跑步健身就可以了,不想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以我目前的身体情况是无法胜任的,也许未来有机会去参加10公里的轻松快乐跑之类的活动感受一下气氛,就足够了。
  朱靓建议,希望能够有科学、系统、实用的健身指导,关键在于它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现在各类公众账号也很多,但是很难识别其是否科学、有效。要是有官方,或者专家“背书”就更好了。“我觉得践行科学健身的理念还是需要自己去主动收集,被动接受还是较难的,也缺少针对性。”朱靓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