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热情高百姓青睐身边的健身场地

  去年11月公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表明,通过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我国的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有这么多人运动那就应该有足够他们活动的场地。这份调查结果还显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到公共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说明近年来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成效,为全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保障。
    调查数据显示,有24.1%的6~19岁儿童青少年每天利用“校园或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锻炼,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的人数百分比达61.1%;他们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住宅小区(村庄)”的体育场地设施人数百分比为46.7%。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室外体育健身广场”和“健身路径”,分别占29.8%和28.1%。在20岁及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18.4%的人在公共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其次是在15.5%的人在健身路径锻炼。而这些场所大部分都是政府兴建的免费或低收费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本版日前策划了一整版《你愿为身边健身场地点赞吗?》的报道,各篇记者的采访文章表现出老百姓十分青睐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其结论与以上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的数据显示不谋而合。
    报道中有一位68岁的无锡老伯陈嘉麟,放着居住条件更好的新居不去,因为“贪恋”旧房离江溪街道文体中心只有5分钟的路,方便他每天去那里打乒乓球锻炼。35岁的严路在北京居住的小区附近有所高校,喜欢打篮球的他时常去那里打球,一是那里的场地免费,而是随时去,那里总有球友可以搭档一起玩。家住重庆市合川区石马街的陈春阳对我们的记者说:“我是一个长跑爱好者,原本只有在大马路上进行锻炼。自体育场开放后,我每天都能在塑胶跑道上跑步,感觉非常好。既起到了健身的效果,也避免了安全问题,还不需花费任何费用。”
    我们知道,最能反映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体育成就,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老百姓的健康对我们的国家兴盛如此重要,政府理应花大力气为他们创造出更好的健身条件。建在身边的体育场地这些惠民工程受到百姓欢迎,他们心顺体健,会给我们这个安定、繁荣的社会更增添一笔绚丽的色彩。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