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谨慎面对户外长跑活动“井喷式发展”
近年来,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参加各种户外长跑活动,我由衷地为他们持续绽放的青春活力而赞叹;但相伴而来的诸多奔跑赛事中的事故、事件,又令我十分担忧,因为参与者中会有许多我相熟相知的跑者。
日前,2016黄山100公里国际越野赛在安徽歙县举行。在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举办这样的越野赛,本该是件美妙的事,但该赛事结束后却遭到了大量参赛选手的“投诉”,称比赛在赛道、补给、救援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据了解,该赛事分为100公里、50公里和30公里3个组别。资料显示,总报名人数2332人,比赛当天共有1667人参赛。其中1161人完赛,506人因恶劣天气原因被迫中止比赛。有参赛跑友反映,本次比赛除了艰苦的环境和气候挑战之外,主办方在补给、安全方面存在严重缺失,缺乏以人为本的基本考量,让众多跑友失望且愤怒至极。随后,100多名参赛者联名通过网络向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田径协会、安徽省体育局等单位发表公开信维权。更有参赛者称此为“最烂的赛事”;漫长的艰难赛事途中,只能靠喝河水、雨水补水;抵达终点后没有足够的车辆运送选手运动员,使他们长时间滞留疲惫之极;寄存的包堆在一起,只能各自在几百个包中乱翻……
事后,上海户炫体育赛事策划有限公司在网上公布了一份“黄山百公里越野赛主办方致歉书”。致歉书辩称,赛事补给不足是因为天气原因改变了路线,将赛道调整为折返,后续补给站被放弃;部分补给站没有补给是因为公路出现塌方,车辆无法到达。一句话,是因为天气问题、道路问题导致了诸多事先想不到的困难产生,老天爷不帮忙。
这样的解释当然不能让投诉者满意。我们知道,即便是在体育馆内举办一个活动,还要考虑各种不测,需要几套备用方案及时补救,更何况在崇山峻岭的野外,大自然不会给参赛者铺就一条一成不变的舒适跑道,需要主办方在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补救措施及时跟上。没有想到、纠错不及时——主办方的失责不可推卸。
对此种乱像,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在这个项目上目前没有监管单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赛事组织者有没有办赛的资质?办赛的方案是否过关?这种事关参赛者生命安全的大事,需要有人来严管,来不得半点马虎。
但近年来中国跑步市场持续呈现井喷的状态,让相关部门有些措手不及。就说马拉松赛事,2015年在中国田协注册备案的数量是134场,比2014年增加了83场,增幅达160%以上,相比2010年的13场增长了近10倍,这还不算各地自办的相关的比赛。预计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备案的马拉松赛事有可能增加到200场。
发展太快,政府又不管审批了,参赛者有热情,办赛者有积极性,市场还没完全成熟,出乱子是必然的。任何井喷式发展的事务,规范跟不上,问题总会相伴而生,就像工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污染,食品极大地丰富、消费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一样。当务之急就是要规范办赛程序,确认办赛审核与监督,尽快地培育市场。
而对于越野跑来说,更需要组织者对大自然心存一份敬畏之心,这样他们就会为参赛者设想到野外的种种不测,将赛事组织得更加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