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为全民健身增添新活力
以“云集四海高手,汇合两岸雄风”为主题的第五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8月23日在海沧区体育中心落下帷幕,4159名选手在为期五天的中外“武林盛会”上切磋交流,一展风采。
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于2012年落户厦门市海沧区,迄今已成功举办了4届。赛事自去年升格为国家级后,今年仍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参与主办。这项赛事不仅为海沧区“武术之乡”的品牌打造带来了众多的人气,也为海沧区乃至厦门市的文化建设、全民健身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有序发展中的海沧武术
本届赛事开幕式上,海沧区五祖拳协会正式挂牌成立。至此,海沧的各个五祖拳武馆由原来的“各自为战”,转变为在一个协会的带领下,有组织、有管理地推动五祖拳文化发展。
五祖拳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太祖拳为基本功底,综合其他门派拳法特点而创立,又称“五祖鹤阳拳”,是海沧武术的一块绚丽的瑰宝,闻名海内外。目前,有一大批五祖拳的传人和爱好者活跃在海沧这块热土上,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厦门国际武术大赛的举办,五祖拳参赛率不断提升。而海沧作为大赛的举办地,民间五祖拳馆如雨后春笋纷纷创立,为五祖拳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目前,海沧区新垵幼儿园、新江中心小学、海沧区第二实验小学、海沧中学等多家学校已将新垵五祖拳课程作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本届赛事的开幕式展演中,海沧五祖拳也在中外来宾面前出尽了风头。来自新江中心小学、海沧海阳武术馆和海沧育才小学的约150名“五祖小子”表演节目《光耀五祖》,不仅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新垵五祖拳,而且还结合马来西亚华人的二十四节令鼓进行了创新,让人观赏起来别有韵味。
据介绍,此次开幕式表演中,海沧海阳武术馆派出了60多名学员参与演出,学员中年龄最小的才上小学一年级,最大的读高中,他们学习五祖拳平均一年以上。“我们不少学员来自江西、四川等省,其中两名孩子来自台湾地区。”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本次武术人的表演外,开幕式还特邀了来自古巴、捷克、意大利、挪威、英国、阿塞拜疆等国的优秀参赛选手出场表演中华武术,也让这项国际性武术赛事尽显“国际范儿”。
探索两岸武术文化交流新路
作为配套活动之一,海峡两岸传统武术研讨会也在本次赛事期间在厦门举办,来自两岸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和武术界人士围绕“海峡两岸武术文化交流”这一主题,针对其现状、问题、推进方法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来了一场关于中华武术的“头脑风暴”。
研讨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马士平,国家非遗传承人、漯河心意六合拳传承人李洳波,福建省非遗保护项目新垵五祖拳代表性传承人邱靖娜,中国昆仑派武学第三代传承人马原子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武术流派的传人代表通过讲演的方式,展现了自家门派的源流和特色。邱靖娜和海沧海阳武术馆馆长张智扬还在现场表演了五祖拳的基本套路,飒爽的拳法一展东道主海沧作为“武术之乡”的风采。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负责人刘志华说,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如何加强海峡两岸武术交流进行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阐述对武术的理解,研讨武术对人们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厦门国际武术大赛国际化、区域化、专业化水平。这将有力推动海峡两岸的武术交流发展,让更多人享受武术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推动武术运动水平进一步提高。
厦门市体育局原巡视员、厦门市武术协会会长颜智伟认为,两岸武术交流是大势所趋,此次研讨会既对丰富两岸武术文化内涵,拓宽两岸武术交流领域,提升两岸武术交流水平,推动两岸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也对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今后的办赛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