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培训基地新扩57家

  上海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再迎创新,青少年运动员精英培训基地已从足球拓展到田径、游泳等7大综合项目。日前,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培训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举行,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等57家单位正式挂牌为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培训基地。

  前不久,上海出台了“体教结合双十条”。其中以体育为主的十条任务中,进一步明确了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突出了精准培养的工作举措。此次,上海市体育局分别与田径、游泳、射击射箭和自行车4个项目运动中心、上海棋院以及市滑冰协会、市冰壶协会签署了精英基地委托管理任务书(协议书)。

  上海市体育局连续两年推进青少年体育精英培训基地的创建。在去年成功创建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今年的布局项目一是优先发展基础大项(田径、游泳),二是重点发展具备奥运优势项目(自行车、射击、射箭),三是扶持体制外项目(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和冰壶、花滑、冰球、短道速滑),这是上海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

  记者了解到,本轮青少年体育精英培训基地评选针对精英培养的短板,开出针对性处方,如田径项目设立7个短跨跳单项精英训练基地,以提升短跨跳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同时创新精英培养机制,如射击射箭中心创设步枪、手枪、飞碟、射箭项目工作室,聘请国内外优秀教练编制项目训练大纲、指导各精英基地青少年训练、发现优秀苗子。

  此外,评选还突出重视“双精英”队伍建设。重视青少年精英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建设,拓展国际化视野,如自行车借助瑞士世界自行车培训中心和日本凯琳学校的平台,计划派出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优秀运动员赴国际平台训练。同时注重搭建精英竞赛平台,将围绕精英运动员设计专门赛事,或有计划地组织参加国际青少年高水平赛事。此外,还将加强社会力量整合,冰上、三棋等项目将充分调动社会俱乐部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俱乐部挂牌冰上项目培训基地。

  上海市体育局巡视员郭蓓认为,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外先进的青少年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在不断更新,以国际视野抓好青少年的精英训练与培养是必须要有的工作理念。上海此次命名的57个精英培训基地,除棋类和冰上项目外,有83.33%的单位曾经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借助“精英培训基地”这个载体去实现更大突破,希望把“精英基地”建设成输送后备人才精英的“孵化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