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升级版本

  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与武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且适度超前的城乡一体、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均等普惠并兼具地方体育文化特色的“武进模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升级版。健康素质保持江苏省前列,群众健身的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强,积极融入常州市运动健康城市建设,加快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努力打造武进运动休闲区。不久前出台的《武进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了下一个五年目标,具体包括:
    一是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63万,《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城乡居民人数比例达96%;二是全民健身设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划建设武进(西太湖)体育中心,建成3至5个省级体育公园,30个社区体育公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平方米;三是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延伸覆盖,区、镇(街道)两级体育社团达150家;四是全民健身活动形成制度,特色鲜明,打造一批武进全民健身自主品牌赛事,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影响的品牌赛事2至3项;五是全民健身服务内涵丰富、均等普惠,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宣传和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国民体质测定与科学健身指导站形成网络,开展常态化服务;六是全民健身产业繁荣发展引领示范,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区,实现体育服务业收入总规模达50亿元,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0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该区明确了以下重点任务:
    一是培育区域特色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造武进运动项目文化特质,挖掘传承地方传统体育项目,树立全民健身榜样;二是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制订武进区新一轮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扶持政策以及安全管理、维修保养等配套制度,完善和提升五位一体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现有区级场馆设施健身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绩效;三是扶持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提升能力激发活力,积极引导体育社会组织特色化发展,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向社区和不同人群覆盖延伸,到“十三五”期末新增区级体育社团10家,达5A社团2至3家,4A级10家,所有社团均达2A及以上;四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有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办好公路自行车赛、太湖湾龙舟大赛、全国女排联赛、全国女曲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广泛开展风筝、舞龙、健身舞、太极拳、健身气功等群众喜爱的健身活动;五是建设全民健身服务平台,提高健身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省、市两级健身服务平台的辐射作用,丰富和完善武进区域全民健身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六是注重健身人群均衡发展,注入持续发展动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构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康复体系,提升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水平,全面加强职工、农民、妇女、儿童等人群公共体育服务基本保障;七是融入运动健康城市建设,打造体育产业高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