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工程学院学员队林一:球星的强军梦
从八一篮球队功勋运动员到军校教员,再到学员队主官,装甲兵工程学院的林一一路走来,一路拼搏,一路辉煌,支撑他的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坚定的强军信念。
赛场显锋芒
1997年5月,林一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育工作大队男篮队。他在入队选拔的15人中年龄最小,而且自身条件、技术均与其他队员们差距悬殊。为此,他就从早操400米冲圈开始,为自己施压,绑腿沙袋一个不够就绑两个。
天道酬勤。凭着这股拼劲儿,他的体能很快从队伍中下水平跃至第一。他的突出表现引起了主教练的关注,他遂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一般队员需经过2到3年的训练才允许参赛。1998年11月,仅入队一年的林一却作为首发前锋参加了全国青年篮球联赛。他在此次联赛中场均斩获10分以上,最高时竟达32分之多!
“拼命三郎”式训练,使得他一次次脱颖而出,最终实现了蜕变。他和队友在全国青年篮球联赛、全军篮球比赛、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中共计获得10次冠军。
来到院校后,林一作为主力队员先后3次参加总装篮球联赛,为学院篮球队争得了荣誉。而他本人也凭借表现出色多次荣获“总装优秀运动员”的称号。
授业创佳绩
2016年,林一就任学员营主官,他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亲自指导该营军体训练,为学员“筑基培元”。他从持球方法、瞄篮点、出手角度与速度、投篮弧线与入篮角度切入教授学员投篮姿势,还亲自指导学员进行定点投、跑动投、攻防投训练,结合自身位置由静及动进行针对练习。
林一深谙能在场上出色发挥不仅基于良好的技能,更离不开过硬的体能。为了加强手指、手腕、手臂力量,他带领学员在训练房常常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出来时整个人就像水里捞出来似的。
去年国庆期间全旅举办了第五届“亮剑杯”篮球比赛。经过小组循环赛和交叉赛的激烈角逐,林一指导篮球队员们挺进决赛。起初,该营队员凭借默契的团队配合与出色的竞技意识,在比赛开始就保持领先优势。但对手并没有丧失斗志,在第三节中多次冲击篮下,凭借快速突破不断缩小分差,球队节奏完全被打乱了。他急忙叫停比赛,看到全队士气低落,他的脾气一下上来了。“没输给对手先输给了自己,忘了你们训练时力竭后的俯卧撑怎么坚持的么!”一番话瞬间激起了队员们的血性,哨声响起他要求队员快速调整战术,指导他们多次抢断得手,快攻反击得分,逐渐将比分拉开。最终,该营以72比50摘得“亮剑杯”的桂冠。
巧练砺精兵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之余,林一又把关注点转移到如何提高学员军事训练水平上。
妙法来自调查。通过每日对各个年级跟训观察和深入调研,林一发现以往的训练内容较为乏味,组训形式也相对单一,难以诱发学员的兴趣。针对这些训练弊端,他为学员量身定做了一套训练方案,并狠抓实施。
林一通过在学员营内选拔体能尖子,找出“重点人”,以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分组施训,带动学员队整体提升。他还采取组合俯卧撑、超负荷台阶跳、信任背摔、悬空踏步等一系列新鲜高效的训练手段,大幅提升训练效益。改编出了一套用于训练前后的“放松操”,并亲自示范。健全的管理体制加之这套操和配套体能训练的保驾护航,使全营学员的体能水平更上一层楼,训练热情空前高涨。短短2个月,学员们不仅在体能上有了质的飞跃,也充分体会到了训练的乐趣,该营也涌现出了一批“杠上飞”“飞毛腿”“水中蛟龙”等精武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