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全民健身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消费主体,也是消费市场的终端。《计划》中把弘扬体育文化摆在了“任务”的首要位置,通过提倡“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广大百姓树立以参与健身和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健身氛围,这将最大程度地扩大消费人群,激发市场需求和活力,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基础;通过不断满足健身休闲需求,不断强化和引导发展时尚引领类运动项目,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从而推动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和销售等产业发展;通过全民健身与教育、文化、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在促进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带动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总之,全民健身无论是在理念上、内容上,还是在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上,都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需求,提供消费基础和扩大市场空间,所以说全民健身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中,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具体是指哪些方面的力量?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工作机制保障。
    (1)政府主导方面的力量。国务院及省、市、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具体工作职责可细分为纯粹需要政府履行的职责和可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履行的职责。
    (2)部门协同方面的力量。①中央层面:体育总局与其他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相关的中央、国务院部委(办、局)的协同,体育总局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既有机关各职能司局之间的协同,又有各司局与直属单位之间的协同,直属单位又可分成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保障服务型中心,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可再细分为奥运项目管理中心和非奥运项目管理中心;②地方层面:各级体育局与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体育局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关各职能处室之间、各处室与直属单位之间,同理直属单位可细分类型)。
    (3)全社会共同参与方面的力量。主要包括九大方面:①服务全民健身的智库组织;②各级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③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组织;④各级行业体协、人群体协等“条形”体育组织;⑤各类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团队等“块型”民间体育组织;⑥群众体育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⑦热心全民健身的各界社会人士等“领军人物”;⑧相关企事业单位;⑨相关媒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