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拳博物馆馆长用武术健身创文明乡村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赤栏桥村,有一位常年免费收徒习练武术并组织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村支书。
    他不仅自己亲身宣传武术养生、健身的功效,还亲临一线带领乡亲们习练武术、强健身体,同时督促教育大家遵守村规民约、弘扬民风,将长期聚赌打麻将的村民拉到了健身队伍行列。为了创建文明乡村,他还发起并成立了“印武堂”武馆。近20年来,他教人习武、收徒练功,从来不收取任何费用。据统计,他教过的来自省内外的徒弟有两百余人。
    他就是王保印,1951年1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王保印有着一长串的头衔,其中很多都与武术有关,他是区人大代表(6届)、赤栏村党支部书记、陕西省武术协会委员、西安市武术协会副主席、长安区武术协会主席、“印武堂”武馆馆长、红拳博物馆馆长、国家武术六段。
    王保印自幼随父亲王万西习练陕西高派新意红门高家拳,深得父亲言传身教,多种软拳、单双软硬器械、功法、拳法、散手、串子等也因此得以传承。1996年,身为村支书的王保印为了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创建“印武堂”武馆并免费教学。20多年来,他多次带领弟子参加区、市、省、国家乃至世界传统武术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为整理红拳资料,他个人投资红拳博物馆,为陕西红拳的传承发展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8岁起就随父习武的王保印多年来在国家和省市武术比赛中获得很多优异成绩,但作为一个民间业余武术传承者,让人佩服的还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为武术运动的发展默默无闻地付出。为弘扬传承陕西地域特色的红拳文化,王保印与西安市长安区二中和兴国中学等联系,先后多次带领学生为教师、学生传授红拳,为武术进校园做出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年,每年8月的全民健身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王保印都积极组织各武术团体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义务义演活动。而在农闲期间,他还利用各地的社火锣鼓秧歌等喜庆活动,为群众一展红拳英姿风采,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被乡亲们誉为老百姓的好书记。
    王保印的“印武堂”武馆和红拳博物馆,对武术文化的有序传承以及文字实物的存档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2015年,“印武堂”由于在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红拳的独特魅力表现突出,获得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保护先进单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