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工程学院吴强从训练精兵到学员主官
个人曾在集团军比武中摘金夺银,带领所属学员营在各项军事竞赛中屡创佳绩,搭建各种平台助力学员尚武精武……这就是装甲兵工程学院某营营长吴强。这位从东北野战部队调来的学员营主官,不断地超越自我,走出了一段不平凡的足迹。
苦练成精兵
从入伍那天起,吴强就梦想着当一个“精武尖兵”。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从未放松过对体能的要求:武装五公里他不仅背上重重的沙衣,还在自己大腿系上沙袋额外“加餐”;器械项目中,手掌多次被磨破流血都浑然不知,老茧越叠越厚;投掷手榴弹科目中,他总是把两个手榴弹绑在一起,每次训练完手臂酸疼到拿筷子都抖……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恰逢集团军比武,他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一定打赢这场硬仗!
为了备战比武,吴强始终坚持超高强度训练,不断挑战自身生理心理极限。八公里奔袭,十公里武装越野,四百米障碍等“硬科目”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白天在泥泞中摸爬滚打,夜晚还在寂静中挑灯夜战,埋头钻研坦克通信专业知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吴强最终在集团军坦克通信专业和武装五公里比武中分别斩获冠、亚军。
组训有新招
京郊训练场,风沙尘飞扬。一名全副武装的少校正在快速飞跃矮墙,冲向高板,跳上云梯,通过平衡木,钻入地桩网,跳入深坑,跨越三步桩,100米冲刺快速冲过终点线……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在一旁观摩的学员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面对马上到来的毕业联考,吴强担心学员四百米障碍成绩,亲自为学员示范动作,讲解要领。当别人劝他不要那么拼时,他却笑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能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
2012年他被选调至该院任营长,初到学员营却犯了愁:他接手的学员营包含“2+1”提干学员、战士学员、青年学员三种类型学员,面对学员体能底子参差不齐,如何提高学员们的训练成绩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为此,吴强一方面把部队的鲜活训练做法带到学员训练中,同时积极探索体能训练新方法。针对学员营实际,他提出“常规+专项”“黄金组合+帮扶对子”等独创的训练法,以老带新,以优带劣,让学员在尚武的良好氛围中实现互帮、互学、互促,促进学员营整体体能水平稳步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三年毕业联考中,该营参考学员优良率每年递升5个百分点。
学员上讲台
今年备战毕业联考之际,学员小李的射击成绩却总是在及格线徘徊,一提打靶他就发憷。可是在最近考核时,他却以49环的成绩名列前茅。这得益于该营的“小小讲武堂”,得益于同学中的射击高手于建强的点拨。
吴强当初搭建“小小讲武堂”,让该营各项成绩突出的个人登台“献宝”,目的就是为成绩相对落后的人答疑解难,一系列问题在他主办的“小小讲武堂”上相继得到解决。除此之外,他还组织了“学习体能达人秀”、“体能龙虎榜”、“体能壹基金”等系列活动,从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特战精兵”梁成龙、“砺剑勇士”王子平等一批“武林高手”,引领全营乃至全旅向精武强能的更高目标迈进。
在该院运动会和军事技能比武中,吴强所带学员营参赛队从1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总成绩位居同年级学员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