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业余跑者备战全运 一次不同意义的奔跑

  作为十三运首个开赛项目,第十三届全运会马拉松赛暨2017天津(武清)国际马拉松赛将于4月29日在天津鸣枪开跑。和往届不同,除了专业选手的比拼外,全运会58年历史上将首次出现业余选手的身影。经过近四十天的集训,4月26日,云南挑选出的八名业余跑步爱好者,将代表云南省征战本届全运会马拉松比赛。
    为了让云南的跑步爱好者在全运会赛场上展现出全省群众运动的风采,云南省体育局早在比赛前两个月就在各大跑团中广发“英雄帖”,征集云南本地的跑步“大咖”们集训测试,并且拨出专门经费,派出云南省专业教练李有才作为专职教练,带领众位“大咖”到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进行了近四十天的封闭训练。最终,挑选出5男3女共8位选手出战。
    在出发前一天,队员马亮武向教练请了一个假,匆匆赶回了自己楚雄的家。在楚雄,近百位跑步爱好者准备了好几天,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举行了一场出征壮行会。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希望马亮武能带着他们的梦想一起,奔跑在天津全运会的赛道上。
    马亮武,今年49岁,本次云南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跑步32年,参加过无数场马拉松,这一场,是他人生中的第88场比赛。“虽然跑过那么多比赛,但是这一次出征仍然让我激动不已,往次我都是以个人的名义参赛,但这一次,我是作为组织里的一员,代表云南省,代表广大的马拉松爱好者站到赛道上,这个比赛的意义将在我马拉松生涯中写下最值得骄傲的一笔。”出征前,马亮武激动地说。
    谈到比赛的期望,马亮武说:“作为一名老马拉松爱好者,能有多大的突破,我不指望。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拼搏,不让自己留有遗憾,我会让自己不停奔跑,用尽全力奔跑,让全国人民看到云南选手的风采。”
    为了选出优秀的队员,主教练李有才也是费尽苦心,“其实马拉松是一项很苦的运动项目,除了需要队员有对跑步的热爱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李有才介绍。
    跑了不到三年的马拉松,最好成绩就突破三小时的选手吴志松对参加本次马拉松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作为一名业余选手,能达到这样的成绩我已经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队员中比我跑得快的有很多,所以我想帮助一下队里的女队员,争取让她们跑出最好的成绩,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我们整个团队的骄傲。”
    刘海燕,是云南交通之声的一名主播,平时除了工作,最大的爱好是跑步。虽然从2015年才开始参加马拉松,但她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跑出了三个半小时的好成绩,被教练李有才挑选进了集训队。“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只能用喜忧参半来形容,喜的是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有机会接受专业的训练,并且能参加全运会,这是一辈子的荣耀。忧的是,要丢开工作、家庭一个多月,这让我很为难,”刘海燕说起当时的心情。
    “从业余爱好到专业训练,这个过程让我适应了很长时间,以前都是下班后自己跑跑,现在每天都要训练两次,而且训练强度都有严格规定,每次跑完都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刘海燕说。除了训练跑步,李有才教练也采用专业队员的训练方法,每天安排队员进行一定的力量训练, “每次力量训练后,我全身都像被牛踩过一样,起床的时候,都需要用手撑着才能勉强坐起来,我们都感叹:专业饭不好吃,”刘海燕说道。
    今年45岁的白玉秋,可以说是云南业余女跑者的一姐,她不但保持着良好的马拉松成绩,在国内多个百公里越野赛中也拿到不少冠军。但是对于专业集训这样的训练强度,让白玉秋一度产生放弃的想法,“因为经常跑长距离比赛,我耐力没问题,但每次做速度训练时,我却十分吃力。每周的间歇跑训练,我完全跟不上队员,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白玉秋说。在和教练沟通后,教练专门为她制定了个人训练计划,四十天的集训过后,白玉秋坦言,“收获良多,跑步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期望能在全运会比赛中,跑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