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指导重庆体育工作实践思考

    作为一名体育行业党员干部,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实践好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结合重庆市实际,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时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思考重庆市体育行业工作,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重庆市党员干部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走对路、扎实干”的具体行动,是抓准抓实抓好重庆市体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如何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抓好重庆市体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我们在学习“讲话”中深入思考,在贯彻“讲话”中狠抓落实。在重庆市体育行业“学”与“做”的实践中,用“一二三四”来推进重庆市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是我们学习思考与行业工作结合的几点实践。
    一、牢牢抓住一个宗旨
    体育工作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树立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思想,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为民惠民要求,扎实推进市体育局党组结合重庆市体育行业特点和实际,在全市倡导的“争做群众身边的好体育人为民惠民服务群众行动”,实现体育全方位多维度为民惠民利民。全市体育系统在工作中,从思路到行动,都必须想党和人民群众希望之所想,做党和人民群众希望之所做,忠诚于党的体育事业,着手于人民的体育需求,从而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实现体育为民惠民利民。
    二、不断深化两个认识
    一是深化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体育工作的新要求的认识。重点要通过深入学习、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讲话和指示批示中的要求和视察重庆时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更新体育理念”等系列重要论述来指引重庆体育工作方向,引导重庆工作目标,指导我们的重庆工作实践,衡量我们的重庆体育工作成效。
    二是要深化对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解决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健身全方位需求增长,是重庆市“体育人”应当肩负起的历史重任的认识。从新时期社会经济与体育的关系来进一步认识和拓展体育工作的理念,从各项传统体育业务运行机制与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结合中,调整并创新运行机制和操作模式,用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来适应群众全方位的体育需求变化。
    三、充分发挥三个重要环节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好奥运会、全运会、市运会、区县运动会对体育工作的宣传示范作用。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参与范围广、运动水平高、竞赛表现精彩,广大群众关注度高,对人民群众有较大的号召和影响作用,能有力促进体育工作提质增效。发挥好这一重要环节作用,凝聚百姓关注支持体育,引导各级政府和单位重视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增加群众体育有效供给,从而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第二,充分发挥好竞技比赛、群体活动、体育场馆建设、公益体彩、竞技后备人才训练等各项传统体育业务工作的推广普及作用。竞技赛事以专业的高水平比赛拼搏精神吸引群众,激励群众在生活中参与锻炼,进而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奋勇争先。群体活动依托有组织和自发的更多群众踊跃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促进推广体育运动。体育产业以增加经济效益来提升体育对社会的贡献,挖掘社会效益,增强体育自身发展原动力。
    第三,充分发挥重庆市创新开展的“好体育人行动”品牌引领。市体育局在全市体育行业倡导开展的“好体育人行动”已成为重庆市广大市民信任的体育为民惠民服务品牌。组织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好体育人”队伍,使这些来源于市民,又零距离服务于市民健身的“好体育人”发挥更好作用,把“好体育人”引领、指导、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组织工作做得更深入细致。
    四、抓紧抓实抓好四方面体育工作
    (一)抓体育事业、产业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体育须自身发展方能更好满足人民的体育需求。要将体育发展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形成结合全市和各区县实际的体育发展战略。要抓实抓好适合重庆市和各区县实际的各项体育发展五年规划,编制市区县级体育部门和处、科室、单位、场馆的年度工作计划,按照发展和群众需要策划好高水平赛事、各级各类健身活动、大中小体育场地设施项目,事前形成各种赛事活动和重要体育事项工作方案。从而形成各级各类体育工作总体运行有思路有规划有目标有步骤,局部运行有计划有策划有方案,总体与局部互为因果相互支撑,有机结合的全市体育工作融会贯通的一盘棋的发展新格局。
    (二)抓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开放
    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是实现群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素,也是解决群众体育需求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五化”,即体育用地规划的法定化、新建居住区健身场地配套建设的法制化、旧城区改造社区健身场地建设的多样化、体育公园休闲场地用于健身的标准化、公共体育场地免费低收费开放制度化等措施,拓宽渠道增加体育健身场地资源,让群众真正在生活中能共享身边的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新成果。
    (三)抓体育部门工作人员立足岗位主动服务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
    体育工作者作为小康社会建设者和全民健康的促进者,必须时刻不忘使命,勇挑人民群众健康重担。必须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实际行动争做群众身边的“好体育人”,要立足于本职岗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刻思党和人民对体育要求之所思,急党和人民对体育需求之所急,在践行宗旨、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中推进体育业务岗位工作,在完成具体业务工作中更好的践行宗旨。这样,才能将实现党和人民对体育工作的新要求与完成体育业务岗位工作任务有机融为一体,更加有力地加以推进。
    (四)抓“好体育人”志愿服务,服务好群众健身“最后一公里”
    “好体育人”志愿服务是重庆市创建的全面推进体育为民惠民工作的“好体育人行动”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八小时以外体育服务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有效方案和途径。“好体育人”志愿服务按照“免费无偿、立足自身、小型分散、就近就便、注重实效、长久长效”原则,在公园、广场、社区、步道、院坝等地,定期开展各类科学健身讲座,定时定项定人进行科学健身项目指导,不仅成为体育服务群众身边健身“最后一公里”最直接方式,也搭建体育与人民群众健康相连的“民心桥”!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根植于人民,发展于人民,壮大于人民!党的要求,人民的需要,就是新时期重庆市体育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以优异成绩开启体育事业发展新征程,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时期体育工作者应有的贡献,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历史使命,更是体育行业党员干部理应当担起的责任!

重庆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庆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