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工程学院强化体能素质加钢淬火砺剑锋
连日来,在军械工程学院障碍训练场上,一群学员走云梯,翻高墙,过壕沟,时而纵深爬高,时而屈伸钻低,时而腾跃俯冲,学员们训练热情高涨,你追我赶……这是该院某学员营学员联考前火热的训练场景。
然而学期之初却并非如此——重难点少有问津、薄弱学员进步缓慢、过得去心理引发军事训练瓶颈。随着联考临近,部分训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如何有效解决训练问题,提升学员军体素质,实现联考场上战斗力的持续生成?这一实际难题引起了该营党委的高度重视。
“训练重点、难点在于学员体能水平各异,但是训练方案却相同,没有做到因人而异、针对训练,这样既限制了尖子冲优,也不利于体能差生进步。”营务会上,学员连长于浩的一番话掷地有声。
发现问题找病因,瞄准根本用良药。为使学员能在训练中“吃”得恰到好处,该营改变了以往一锅煮的训练模式,实行按体能水平分组训练的分餐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员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并指定相关骨干负责监督实施,让体能尖子能够“吃得饱”,也让体能较弱的学员不会感觉“撑得慌”。在此基础上,该营还组织全体学员签订了小组和个人训练任务书,以任务书为牵引,促进学员在训练成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分组训练以来,水平各异的学员都能针对开展训练,成绩进步明显。原以为刚翻过了一座山,可不曾想又碰到了一条河——新的训练问题出现了。
分组训练模式下,学员训练相对独立,个人成绩提升很快,但是整体团结意识不强,热情不足士气不高,难以保证体能困难户全员顺利通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解决这一实际难题,该营着力打造了“联考直通车”,构建了体能尖子、帮扶对象、挂钩支委三位一体的体能训练模式,将全体学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由连队党支部牵头由体能尖子对体能困难户实施点对点帮扶,让体能有困难的学员搭乘“联考直通车”,实现学员连体能训练的整体“大提速”。
该营学员孟硕由于基础体能薄弱,障碍训练一直存在心理障碍,许多科目动作缩手缩脚,导致成绩一直难有突破。在训练尖子的帮助下,孟硕不断加强基础体能训练,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建立了训练信心,障碍训练逐渐得心应手。
“当兵就要精武,温室里永远练不出精兵,汗珠子才能摔打出战斗力。”夜深了,该营学员刘晨光这样在日记本上写道,“联考在即,虽还未亲自感受考场的检验,但训练场就是我们释放青春能量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