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届耄耋“蛙王”戚烈云一个甲子的荣耀

  1957年5月1日,他以1分11.06秒打破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创造者。

  2017年6月15日,83岁的他见到了为他庆祝破世界纪录60周年的各方亲朋。

  他,戚烈云,中国游泳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为了这次庆祝活动,不仅活动筹委会准备了半年之久,游泳界各个时代的“蛙王”“蝶后”也都来帮忙。一群五六十岁,甚至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游泳运动员,为了再现这位耄耋老人的辉煌时刻,忙前忙后,不辞辛苦。闲暇片刻,大家聊的都是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广州越秀山游泳馆举行游泳表演赛。最后一项是男子100米蛙泳,参赛者包括当时国内全部蛙泳精英。发令枪一响,八条矫健的身影飞身入水,如同八条飞鱼,箭一般冲向前方。群雄中,戚烈云破浪前进,如快艇飞翔一般,率先冲到终点。裁判员同时按下秒表,1分11.06秒。当时,100米蛙泳的世界纪录标准为1分13秒。就这样,新的世界纪录被戚烈云改写。

  能一举破纪录还要归功于戚烈云的独门绝技——“高航式”游泳技术。“高航式”的主要特点是:蹬腿、伸腿、伸臂、探身、划水,前进的时候,身体浮水位置比较高,从而减少了身体与水的接触面积,降低水的摩擦阻力,使游速大大提高。1956年底,国际泳联宣布修改蛙泳规则,运动员在比赛时头部只能没入水中一次,也就是说不能再游潜泳。戚烈云的高航式蛙泳如鱼得水,破纪录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破世界纪录后,戚烈云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他在回忆那段时光时说,当时报效祖国的心更加强烈,他想把成绩再提高,于是偷偷地加大了运动量。遗憾的是,由于训练过度,戚烈云的左腿肌肉出现萎缩,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但伤情越来越严重,直到一个寒冬的早晨,他瘫倒在地上,被队友发现后送到医务室。经检查,医生发现戚烈云的两腿肌二头股处相差竟有6厘米左右。

  戚烈云的伤势惊动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经知名老中医杜自明长达半年的治疗后,他终于扔掉拐杖,腿伤痊愈。戚烈云说,即使伤愈复出,成绩还是受到影响,他坚持训练了几年也出不了成绩,大家期盼的奇迹终究没能出现。1963年,戚烈云不得已选择了退役,并在国家队担任教练。

  2013年5月11日,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市的国际游泳名人堂举行盛大仪式,为不同国籍的12名运动员和教练员授奖,其中包括4名中国运动员,戚烈云位列其中,并被授予“先锋荣誉奖”。

  岁月走过一个甲子,改变的是容貌,不变的是情谊。中国第一个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跳高运动员郑凤荣、曾三破蛙泳世界纪录的中国泳坛功勋穆祥雄一同为戚烈云庆祝。三位耄耋老人相聚在一起,忆往昔,看今朝。戚烈云十分关心后辈,欣喜于他们的成长,也担心他们出现的问题。他想告诉年轻运动员,为国争光是第一位的,其他东西都应排在之后。

  除了亲朋好友,中国游泳协会也给戚烈云送去了祝福,称他是中国游泳运动的奠基人,是海外归来投入新中国体育事业建设的杰出代表,中国游泳界一定会记住戚烈云为新中国游泳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