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红红火火
11月8日,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载着全区150万人民的美好企盼,重庆市江津区第三届运动会在江津体育中心体育场开幕。47支代表队,13000余人欢聚体育场,共同见证着这期待已久的时刻,共同享受全民健身的快乐与激情。
江津区运动会四年一届,本届区运会以“活力江津 魅力之城”为主题,历时19天,来自全区各镇街和社会各个方面的5686名运动员,将在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武术等14个项目中展开角逐。
近年来,江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群众体育蓬勃开展。通过全力打造“全国武术之乡”和积极申报“全国门球之乡”,每年举办“帅乡杯”全国门球邀请赛等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100余次,充分营造了“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的全民健身氛围。现在,全区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5%,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合格率达93%以上,多次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集体。
以区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成绩喜人。从2004年开始,区体校恢复“三集中”训练,开设有举重、拳击等8个项目的训练,常年在训的运动员有240多名,先后为国家队、市队输送运动员33名,试训运动员177名,培养出运动健将16名。体校组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共获奖牌千余枚,在重庆市第五届运动会上取得55金72银61铜的好成绩。本土输送队员苏小洪在世界少年举重锦标赛上获得冠军,梅忠全在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中获得男子100米蛙泳金牌,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体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田径(竞走)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为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近年来江津区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先后争取并投入数亿元建成以区级“一场一馆一池一中心”,以25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余条健身路径,27个市级社区健身点,11个市级乡镇健身广场,5条登山步道,2个笼式足球场,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个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活动中心。全区人均体育面积达1.75平方米以上,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全区250多万平方米的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所均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年均免费接待健身市民50余万人次。
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四面山管委会成功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为该区体旅结合提供更高平台。体彩销量突破亿元大关,公益体彩深入人心。医保健身“一卡通”的实施,将市民健康端口前移。
积极打造品牌赛事,依托四面山景区旅游资源,积极打造生态五项滨江城市“铁人三项”,推动体育运动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民健身营造出更好的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