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体质促进挑战赛动静结合促健身
十字象限跳、屈体移球、手卷辘轳、毛毛虫竞速……日前,2018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暨北京市民体质促进挑战赛,连续两天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等地区的千余名市民报名参加比赛。
名字听上去非常有趣,参与起来又能很好检验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是本次赛事的最大特点。不过,要想把这些项目做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手卷辘轳比赛现场,家住北京市顺义区的李响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完成了比赛。不过,一旁的裁判员表示,刚才李响虽然完成得很快,但是动作不够标准。“参赛时,需要双手持前臂训练器,双臂前平举约与肩高,两手交替屈腕顺时针转动器材,至绳索完全卷到直柄为止。”裁判员边说边为李响做了一遍标准动作。随后,按照标注动作,李响再次尝试。“确实比不标准的动作感觉更吃力一些,如果长期进行训练,我想对于手部和前臂力量会带来很大的提高。”
而参加完屈体移球项目的黄皓康则表示:“本次赛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比赛没有太过激烈的动作或是对抗,但却能将身体的各个部分调动起来,起到基础性的练习作用,非常适合大众参与。我们社区就有这些项目的器材,平时在社区中也参加过相关比赛。”
正如黄皓康所说,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促进大众科学健身,北京市体育局为全市各个社区均配备了体质促进项目器材,广泛开展社区居民体质促进项目活动。同时,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北京市民体质促进挑战赛等活动,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对此,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赛事以宣传科学健身为目的,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和北京市民体质促进项目中各选取3个小项目,通过各项目考验参赛者的力量、平衡、柔韧、反应、耐力等身体素质,让市民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机能水平。在日常锻炼中,加强“短板”练习,倡导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今年的赛事更加注重趣味性,除个人项目外,还增加了团体项目和家庭趣味比赛,市民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趣味比赛中,不仅收获了健康,还享受了家庭参赛的乐趣。主办方更希望通过活动的举行,让大家掌握一些简单易学且能够促进体质健康的项目与方法,使市民注重身体各项机能全面发展,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健身热潮,最终实现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标。
据悉,本次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北京市社区体育协会、顺义区体育局等承办,北京睿智翔云广告有限公司等协办。(转自9月10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