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自然之美 北京市市民乐享大漠健身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却又带给人坚毅之美。时至今日,浩瀚的大漠变成了人们旅游休闲的圣地,少了些许孤独寂寥之美,多了几分活泼灵动之气。
    日前,2018“沙坡头杯”第四届全国大漠健身运动大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景区举行,为期三天的比赛,北京市共派出70人参赛。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主任曹金亮说,此次北京代表团的队员分别来自东城、朝阳、海淀、房山、大兴、燕山等区和各有关单位,涵盖职工、农民、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个群体,参与了沙漠足球、沙漠软式排球、沙漠射箭、拉沙舟等9个大项的比赛。在浩瀚的大漠中,体味自然之美、感受健身之趣。
坚定信念注重配合
    开幕当天率先进行的沙漠马拉松项目中,酷爱长跑的侯鹏程第一次在茫茫大漠中完成了他的首次沙漠马拉松。“确实很累,如果心中没有坚持到终点的信念,真的很难坚持。”在他看来,沙漠马拉松绝对算得上是考验人意志力的项目。“沙地非常软,而且炎热干燥,相对于公路跑更消耗体力。因此,能坚持跑下来,就是胜利。”无垠的大漠中,少了城市里喧闹的声音,自己的心跳,就是最好的加油声。
    如果说,沙漠马拉松考验的是人们的意志力,那么沙漠足球和沙漠排球考验的则是团队配合。此次,北京市代表团分获这两个集体项目的三等奖。赛后,参与沙漠排球比赛的白山直言,取得佳绩与团队配合分不开。他表示:“排球在北京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公园、体育馆总能看到打排球的人们。此次参加沙漠排球比赛,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体育运动与沙漠休闲完美结合,团队精神在这些比赛充分显现,因此沙漠运动非常适合大众参与。”
    这边沙漠排球激战正酣,那边沙漠足球也已开赛。平均年龄40岁以上的北京队,在赛场上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年轻队伍。首场比赛对阵东道主中卫队,虽然,中卫队是一支年轻的“娃娃军”,不过,北京队在场上拼抢却活力十足。经过激烈角逐,北京队以3比2赢得胜利。赛后,北京队队员韩志军表示:“沙漠踢球难度高于硬地球场,一些动作以及球的落点都不好掌握,跑动起来阻力更大,要想赢得比赛除了需要体力、耐力,更需要场上队员通力配合。”不过,韩志军坦言,此次参赛,他们以交流学习为主,全民健身重在参与,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趣味运动考验体能
    200米左右高的沙丘看似并不高,但是当爬上去的时候,方知“走一步、退两步”的无奈。参加过爬沙丘比赛后的高正雄直言比赛太虐人了,“由于山丘坡度大,加之沙子柔软,所以经常是爬上一两米,又会溜下去一段。”而参加拉沙舟比赛的孙扬,同样感觉看似柔软的沙地,给予人们的考验其实更大,“拉沙舟的前半程还不是感觉很累,不过折返之后明显感觉体力不足。看似娱乐性更强的项目,对于人们的体能考验更大。”沙漠角斗士源自于大家熟知的撞拐游戏,此次获得女子组冠军的解静琳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收获冠军。赛后,她激动地表示能够获得冠军非常开心,“第一次来到沙漠,并参加沙漠运动项目,而且收获了冠军,我感到有些意外。不过,更多的还是开心。沙漠健身趣味性更强,而且安全性更高,我觉得大家有机会都应该参与体验大漠健身活动。”
    三天的时间是短暂的,却又是难忘的。此次北京市代表团不仅获得优秀组织奖,还斩获沙漠角斗士女子组冠军,以及沙漠足球、沙漠排球两个集体项目三等奖,沙漠射箭、沙漠角斗士等三个个人项目三等奖。
交流学习推动健身
    北京市体育局副巡视员卢宏泽表示,此次参加全国大漠健身运动大赛,北京市代表团不仅充分展示了首都人民的健康风采和拼搏精神,而且秉承向兄弟省区市学习与交流的态度,收获了友谊。
    同时,卢宏泽表示,多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深入普及科学健身,开展了形式内容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持续高涨。此外,通过各项赛事活动,切实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和《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在助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同时,弘扬体育文化、传承体育精神、促进全民健身事业更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转自9月14日《中国体育报》08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