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惠民为江苏丹阳市“农村美”添活力
近年来,为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江苏省丹阳市体育局本着“体育惠民”这一出发点、落脚点,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积极提升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了城乡全民健身内涵的不断丰富,体育为全市“农村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为目标,统筹体育设施城乡均衡发展,丹阳市基本形成了市、镇(区、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居民小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截至目前,丹阳市共建有体育公园48个、全民健身精品工程117个、全民健身点758个、室外健身路径710条、晨晚练健身点695个、标准篮球场835片(不含学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
常年以来,丹阳市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积极组织、协调全民健身成员单位、体育总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丹阳市现有各类体育社团(俱乐部)425家,镇级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自从成立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以来,每年为基层群众进行体质测定和健身指导3500人次。努力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每年完成300余人等级提升工作,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5名,居江苏省前列。
结合“体育乡村行”“送篮球下乡”“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走基层”“群众喜爱的健身项目大展演”等体育惠民活动,丹阳市积极营造浓郁的城乡全民健身氛围,同时根据农村群众实际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讲师团与社区、行政村结对指导100余场,服务群众1万多人次,重点指导他们科学健身、文明健身。
近年来,丹阳市以全民健身月(日)重要节点为载体,每年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四大业余联赛等重大群体性活动20余次,参赛运动员达上千人,赛次达上百次,吸引观众数万人,“聚人气”的基层群众性健身活动更加丰富。(转自12月3日《中国体育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