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寒假体育活动不同 丰富多彩乐参与
![]() |
编者按:对于学生而言,寒假既是休整期,也是准备期。寒假中,学生除了要完成文化课作业,怎么让假期过得更有意义,是家庭、学校、社会需要面对的。寒假中,体育运动既能让孩子强身健体,又能丰富阅历,近年来备受重视,体育冬令营、体育兴趣班、体育作业等渐渐丰富。
寒假来临,请跟随本报记者看看各地寒假体育活动有何不同……
北京:“锻炼与文化并重”
翻开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的学生寒假作业,其中一张“假期锻炼计划”十分引人关注。在这张锻炼计划中,不仅有孩子期末的体育考试成绩,还对学生假期中的体育锻炼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锻炼计划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学生回家后安排的练习内容”“利用轻器械进行身体素质练习”“跑的专项练习”,每部分又分别对需要练习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安排。以“学生回家后安排的练习内容”为例,分为上肢力量、腹肌力量、篮球运球练习等,同时,还对每一项进行了具体的量化安排,像男生每天进行2至3组、每组20次的俯卧撑练习,女生为每天2至3组、每组30次仰卧起坐练习等。
体育老师刘玉姣说:“学校为学生留体育作业这一传统已经保持多年,除体育锻炼以外,还会为学生布置绘制小报等作业,通过学生喜欢的冬奥运动项目等体育内容,将比赛场馆、项目、规则等以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孩子们尽可能的掌握体育知识。”
通过长期的实践,假期体育规划不仅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而且孩子们也乐于参与。每次假期结束回到学校,孩子们再上体育课时,大部分人的体育成绩都会有所提高,进一步证明了假期锻炼计划制定的意义与价值。(王灿)
上海:“健体自觉”图文说话
作为上海市传统的体育特色学校,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的足球、垒球、象棋运动深受学生喜爱,校足球队更是多次组队代表虹口区参加市运会。
结束期末考试的第二天,近60人组成的三支不同年级的足球校队,就已进入寒假一天两练的模式,为参加2019年上海的各项比赛做准备。
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学生而言,学校在今年寒假依托校内体育设施资源,面向街道服务社会,承担“城市少年宫”项目,开展足球嘉年华和丰富的群体趣味体育活动,营造浓郁的体育氛围。
学校还提出寒假“五个一”的菜单要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此,学校借助科技手段在校园信息平台上增设“健体自觉”栏目。校长尹杰表示:“以往开学后学生提交的书面体育锻炼一栏都是按时完成,但学校无法了解真实情况。今年首次启用这个系统,需要家长与学生上传文字和图片并进行打分,学校在后台能够看到他们是否落实要求。”(周阳)
昆明:杨佳木的运动计划
来自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初一的杨佳木今年的寒假体育运动计划可谓丰富多彩。刚放假3天的他,已经全家总动员参加了公益定向赛、山地越野赛两个比赛,接下来还将参加昆明市登协组织的梁王山越野赛,并计划2月份参加罗平马拉松,完成个人的第三个半马挑战。
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13岁的杨佳木受母亲影响喜爱跑步,去年7月参加中国少儿越野赛大理站取得男子全程组冠军,9月份举行的第十一届昆明健行节获得城市组冠军。杨佳木向记者介绍:“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使我的跑步、篮球运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锻炼了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我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中,文化成绩也取得了显著提高。”
杨佳木的母亲刘海燕是云南省业余马拉松高手,说起儿子她非常骄傲,“他的体育成绩向来很好,现在他的个子很高,身体素质很不错,从长跑运动中学会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也认识了很多朋友,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了基础。”(许珂)
武汉:首届体育冬令营有新意
这个寒假,武汉市体育局、武汉市教育局首次联合举办青少年冬令营,开展足球、冰上滑行免费培训,将让学生们的假期生活过得更有趣味。
据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开展的体育技能免费培训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喜爱,项目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多了,“这次冬令营,我们不仅推出在武汉市拥有雄厚基础的足球项目,同时新推出一项‘时令性’的滑冰项目,相信会更受学生们的欢迎。”
这次冬令营1月23日至28日举行,共将培训3000名6至8周岁的学生。免费足球培训活动将在全市各城区的20个培训点进行,总培训人数为2000人;冰上滑行免费培训名额为1000人,将在全明星滑冰俱乐部、冠军冰场、飞凡冰上文化中心等5家室内冰场进行,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绿茵场、冰上运动的乐趣。(邹丽)
重庆:冬令营燃烧“卡路里”
根据重庆南开中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安排,在今年的寒假期间,俱乐部将组织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以及中考体能培训等体育项目的冬令营培训,让孩子们在寒假期间燃烧“卡路里”。
今年的体育冬令营会面对社会中小学开放,任何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学校体卫处主任肖素华介绍,虽然这是我们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面向社会培训的尝试,但我们还是在总结以往校内开展假期体育训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施,为孩子们在体育冬令营中准备了丰富的内容。
据介绍,在为期一周的冬令营中,除体育项目的训练外,俱乐部还安排有文化课学习、才艺培训和展示。肖素华表示,假期冬令营的训练不仅仅是单纯的竞技训练,更是交流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见识更多的内容,通过体育训练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让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邓红杰)
从“要我练”到“我要练”
从“要我练”到“我要练”,是运动员从小到大几乎要“说烂”的话。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的学生来说,距离体育锻炼的“我要练”还有不小差距。
无论是武汉、重庆举行的体育冬令营,还是北京的“寒假体育作业”,抑或上海的“健体自觉”,都是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好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与“十年寒窗”养成的学习习惯一样,体育锻炼的习惯也需要通过平时一点一滴去养成。学生对“作业”的态度都不怎么心甘情愿,反倒是昆明的杨佳木,真正让体育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感受体育的魅力和乐趣。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寒假体育作业”“冬令营”这样的形式不可取。要知道,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近年又被重点提及,但这需要时间和过程。这是个人认知的升级,也是社会认知的升级。(林剑)(转自1月24日《中国体育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