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冠军为贫困体校学生点亮“心”希望

  “世界冠军来了!”3月9日,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携手百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合作开展的“星能冠军助学项目”走进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为这里的42名贫困队员带来助学捐赠。随后,体育冠军们前往困难学生家中,给他们送去了亲切关怀。
  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创始人、跳水奥运冠军高敏,前国家女篮运动员郑海霞,前国家女足运动员韩端,带着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支持和水滴筹平台上15542位爱心人士的善款,前往沛县大屯镇丰乐村和丰县师寨镇汪屯村。
  2001年出生在丰乐村的张金笛是体校练散打的好苗子,曾获2017年江苏省青少年散打锦标赛75公斤以上级的金牌,以及武动汉风“精英杯”全国武术争霸赛散打男子青年组+80公斤第一名。走向奥运会的舞台,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散打的力量是张金笛的梦想。然而,就在他离梦想越来越近时,却患上了肾脏肿瘤。还好凭借强硬的身板,手术后的张金笛恢复得不错。看着乐观的张金笛,高敏鼓励他:“你的微笑体现了体育人的不屈,是我们继续做好公益事业的动力。未来你可以学习一些体育心理、体能康复在内的体育知识,回到体育中来。”郑海霞说:“年轻就是财富,做什么事情都来得及,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帮助你,你一定要做运动员里勇敢坚强的典范,我们期待你的好消息。”冠军的话,让乐观的张金笛深受感动:“好心人的帮助点燃我的希望,我会积极面对困难,战胜病魔。”
  丰县师寨镇汪屯村15岁王祥的家中,狭小的院落,低矮的露着红砖的旧瓦房,显得有些闷的屋内墙壁上贴满了奖状。王祥是体校举重队重点运动员,其父亲瘫痪不能自理,一家老小生活全靠母亲承担,家境极为贫寒。但王祥的母亲说:“再苦再累我也要儿子去练体育。”几天前,王祥在一次训练中肘关节骨折,但他没选择回家养伤,坚持留在学校做恢复训练。因为5月江苏省举重锦标赛要开始了,他的目标就是夺冠。
  16岁的王宇彤曾代表徐州市女子篮球队获得江苏省十九届运动会亚军。2017年,王宇彤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外出打工的父亲不得不放下工作回到家中。从此,家里失去了唯一经济来源。收到捐款,王宇彤眼眶红润:“此时此刻,除了感恩,没有其他的词汇能表达我的感受,是你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我会不畏家庭贫困,不惧怕生活压力,刻苦训练和努力学习。”高敏对王宇彤父亲说:“感谢你们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把女儿送去练习体育,感谢你们对体育的支持,希望你们家能出一个冠军。”
  场外温情传递,场内精彩连连。在徐州奥体中心训练馆内,北京星能基金会邀请北京体育大学李春雷教授和中国营养学会指定营养专家田雪,为体校队员带来了生动的体能专项训练和营养知识讲座,赢得到场师生的称赞。冠军们还在训练馆给小队员们进行动作示范指导,韩端说:“我希望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基层业余体校的孩子们,希望未来每个孩子都能超越我们,为祖国争光。”
  由高敏发起的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是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非营利公益机构。本次“星能冠军助学项目”,旨在为基层体校中的家庭贫困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和医疗补贴,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本次活动是继走进安徽霍邱县青少年业余体校后的第二站。“体育不相信眼泪,把眼泪变成希望的笑容,才是体育公益的力量。感谢全社会给予体育人的支持。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帮助基层业余体校的贫困孩子回到体育中。”高敏说。(转自3月11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