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气排球锦标赛举办
![]() |
3月10日,为期2天的“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云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气排球锦标赛暨全国少数民族气排球邀请赛在“文献名邦”云南建水结束,184支参赛队近2000人的庞大阵容,将这一传统气排球盛事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20个少数民族热闹参与
云南省少数民族气排球赛是一项独具特色的赛事,要求每个队需有30%的少数民族运动员方能报名参赛。本届比赛少数民族运动员占比达到37.90%,有彝族、壮族、哈尼族等20个少数民族运动员参与其中,可谓一场民族大聚会。
西双版纳巴来下寨村是一个只有几十户300多人的基诺族小山村,这次也受邀参加了比赛。队伍全部由基诺族组成,队员虽然水平不高,但参与热情极高,特色浓郁,成为赛场上的一道风景线。他们在这次比赛上被云南省气排球协会特授予“少数民族气排球示范村”荣誉称号,还同时获得大会“精神文明奖”。
唱歌跳舞打球样样行
云南是个多民族省份,这里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因此赛会有个传统内容——开幕式上举行的民族大联欢活动必不可少。
个头高挑、身着各式民族服饰的砚山四合友姐妹联盟队,一出场便惊艳全场。众人以为她们是来走秀的,但别人介绍后才知道,她们其实是来打球的,这群有点职业模特范儿的靓女所展示的民族服饰走秀,只是她们的一个业余爱好而已。
怒江泸水队、西双版纳巴来下寨队、东川气排球协会队、元阳云上梯田队、蒙自天晨队、昆明沁乐园队以及由建水当地一窝雀艺术团表演的各具民族特色的节目,为赛事揭幕增添了喜庆色彩。
参赛队伍规模创新高
本次比赛由中国排球协会技术支持,云南省气排球协会、红河州教育体育局主办,云南省气排球协会、建水县教育体育局承办,比赛设男子青年组、女子青年组、男子中老年组、女子中老年组四个组别,有来自云南、广西、贵州的184支球队报名参赛,规模创造了新高。
由于参赛人数较多,为了让参赛队能多打球,得到更多锻炼机会,组委会本着“友谊第一、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原则进行了编排,小组赛每个队至少有4场球可打,多的达到5场。在时间紧、竞赛场次多的情况下,云南省气排球协会在全省范围内调用了80多位裁判员在18片场地执裁,首日赛事最后结束的比赛进行到晚上9点多。
中国排球协会为比赛发来贺电,贺电中说:“云南省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聚焦最多的省份,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气排球邀请赛,将进一步推动气排球运动在你省的开展,使更多的少数民族爱好者参与、关心、受益,全面促进你省大众排球文化建设。”
建水县副县长徐蕾也给予赛事高度评价:“这是在建水举办的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少数民族运动员比例最高的单项体育赛事,对于多民族融合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热潮、促进旅游经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项目玩出大名堂
曾几何时,气排球在人们的眼里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无非是老年人在网前将一个轻飘飘的球推来推去的健身娱乐项目。而现在,随着年轻人的加入,这项发源于中国、扎根于草根的运动项目,已经从小众昂头挺胸走向大众,正以洪流般不可阻挡之势铺天盖地袭来,成为全运会、省运会项目。
在云南,无论是机关、企业、学校还是偏僻小山村,气排球的身影无处不在,见缝插针般渗透在每个角落,逐渐成为运动新时尚。
云南省气排球协会会长卢建华介绍,云南省气排球协会成立6年来,在一无经费、二无固定办公地点、三无基层之“脚”的困难情况下,本着“政府主导、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指导方针,广泛推广和宣传这项运动。几年来主动走出去,深入州、市举办了两期教练员培训班,培训了2000多名裁判员,同时建立了9个气排球基地以及8个省级赛事承办单位。培训与赛事并举,使得项目发展路子不断拓宽,受众群体不断扩大,老百姓从中玩出名堂、玩出快乐和健康。(转自3月14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