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京国际风筝节举行促友谊圆梦想

  随着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风筝、活灵活现的彩龙风筝、极具北京特色的沙燕风筝迎风而起,北京初夏的天空中被各种五彩缤纷、造型各异的风筝装点得煞是好看。日前,第七届北京国际风筝节国际风筝邀请赛暨京津冀风筝联谊赛在北京园博园举行。

以赛会友促交流

  本届风筝节以“蓝天中放飞梦想,奔跑中传递友谊”为主题,设置了国际风筝邀请赛、京津冀风筝联谊赛、传统特色风筝展、风筝文化发展研讨会、传统风筝制作及体验等版块。其中,国际风筝邀请赛设置软体类、盘旋类等5个比赛项目,京津冀风筝联谊赛设置龙类、板子类等4个传统风筝比赛项目。在为期两天的比赛和交流中,国内外风筝大师、爱好者共聚一堂,通过比赛、展示制作、放飞、表演等活动,切磋风筝技艺,促进民间风筝交流。
  为了更好地交流和展示中国传统风筝,活动组委会在现场搭建了350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春意正浓的北京园博园如一幅锦绣画卷徐徐铺展,各色风筝与园博园的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游客和参与者流连忘返。

风筝搭桥促感情

  本届风筝节活动前期,还开展了风筝大师进校园活动。邀请北京市风筝大师走进校园,教授在京国际学生制作风筝、放飞风筝,将风筝文化传播与交友结合起来,不仅让外国友人了解了风筝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北京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北京市人民热情好客的友好情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如今,北京风筝,尤其是北京风筝传承人制作的传统风筝,在国际风筝展示中得到了极高的赞誉。通过北京国际风筝节的带动,更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北京国际风筝节期间,增进了解,加深情感。
  一只小小的风筝,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架起了中外的友谊之桥、文化之桥。通过放飞风筝愉悦身心,锻炼身体更成为越来越多人所喜爱的体育活动。

体育为媒促发展

  谈及本届风筝节,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杨海滨表示,近年来,世界各地民间出现了放风筝的热潮,中国风筝特别是北京风筝的魅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风筝爱好者到京参观和放飞风筝。举办北京国际风筝节旨在搭建“风筝会友、发展友谊”的交流平台,营造风筝“大家庭”氛围,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北京风筝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北京风筝文化和风筝运动纵深发展,为北京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和建设健康北京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北京国际风筝节还新增了“风筝文化发展研讨会”。对此,北京市风筝协会秘书长张国成表示,此次研讨会特邀部分风筝行业协会、风筝传承人、媒体代表等参加,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风筝文化内涵,逐步推动以风筝为龙头的体育产业发展,探索风筝运动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新路径,为北京国际风筝节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智力支撑。
  作为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单项协会承办的北京群众性国际品牌赛事活动之一,在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长王品熙看来,已经成功举办6届的北京国际风筝节,不仅是深入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具体体现,而且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增进全民健身国际交流、推动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积极探索。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总会、天津市体育总会、河北省体育总会、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共同主办,北京市风筝协会、丰台区体育局等联合承办。(转自5月28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