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表演项目竹铃球让人目不暇接
![]() |
用竹篾编织的竹铃球被运动员们在空中来回传递,忽然一个机会,运动员远远地将竹铃球抛向背竹篓的队友所在的区域,队友一个漂亮的转身,竹铃球从正中落进背篓,稳准狠。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重庆代表团的表演项目《土家竹铃球》让人目不暇接。
教练兼导演金成刚说道,“竹铃球是土家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它起源于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盛行于土家女儿会上青年男女歌舞欢唱的定情活动中。土家女儿会是‘东方的情人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九至十二日举行,年轻的姑娘、小伙儿齐聚一处,对歌跳舞。在重庆东南的土家族地区,家家户户都有的背篓和逗小孩的竹铃球也逐渐成为土家族姑娘小伙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男男女女在一起互相传接球,以这种游戏的方式表达情意。”
据金成刚介绍,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学家对重庆石柱地区这种传统的娱乐游戏活动进行了挖掘整理,融入了健身和竞赛的元素,使之成为一项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竞技项目。这次表演项目为了增加观赏性,队伍把竹篓用土家族传统花纹装饰起来,同时把民族特色服饰进行了改良,使它更有利于比赛的快速移动。“我们依然用原生态的背篓和球,以及比赛规则,只不过针对表演项目增加了戏剧化的抢夺和冲突,增加了很多难度动作,这也是想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大家心里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金成刚说道。
金成刚也是重庆市石柱民族中学的校长,“传承民族文化我们责无旁贷。”从此校长变成了推广人,把项目在校园的课外活动、体育课上传承推广,编制规则使项目更接近于现代竞技项目比赛,推动竹铃球从表演项目转变成市里正式的竞技类项目,编写书籍……
“比赛也是促进这个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在竹铃球在重庆很多土家族地区都广泛开展,我们也想设立几个竹铃球基地,新建一个民族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土家族,走进土家族。”
这次的参演队员都是石柱民族中学的学生,“从小就一直接触这个运动,竹铃球和土家族的生活联系很紧密,在学校我们也有民族体育的选修课。为了这次比赛我们重新编排了一个完整的表演,在课余时间经常练习,希望我们这次能取得好成绩,更希望土家族体育传统能得到更好地展现。”高三土家族学生谭依楠说道。(转自9月16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