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哪些措施可坚持——健身场所织密场馆防控网
作为“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先行改革试点,浙江温州集中了大量社会化运营的体育场馆。疫情期间,场馆运行一度停滞,3月份后根据当地防控要求有序开放,这些体育场馆也面临不小的运营和管理挑战。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作为我们体育工作者一定是健康第一,这是我们做体育的理念,也是场馆工作的大原则。要将疫情防控作为我们常态化工作来抓,有一些大的训练和活动就要先往后放一放。前段时间收入影响比较大,现在随着场馆正常开放,慢慢地有一些恢复,可以保证我们的正常运转和运营,但是如果想要恢复到和以前一样的水平,还稍微有些难度,需要一段时间。”温州市凯宏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超说。其旗下的凯宏网球俱乐部承租了温州龙湾区网球中心场地,并负责日常运营。
“总体来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实行预约、限流、扫码、测温等防控措施是必须坚持的。”张国超说,“首先我们会对会员的近况做一个整体的摸排和排查,了解一下家庭背景,以及疫情期间的出行区域,做到及早发现,心中有数;其次,我们的场地也采取限流措施,一块场地上允许四人进入,其余无关人员在室外空旷地区等待,减少接触;消毒通风也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全方位工作;此外,我们的场馆全部采用预约制,避免线下的聚集和人员接触。”
张国超表示,线上预约平台是其团队在年前开发出来的,一直处在试运行阶段,想逐步推行,赶上疫情暴发,线上预约平台发挥了大作用,动态通知、防疫要求、线上预约,平台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上线,也助推了场馆的服务升级。“在疫情期间,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线上的公益课程,去给大家做义务的网球技巧讲解,包括介绍一些小的体能训练与恢复动作,和父母一起居家的亲子运动等,丰富大家的居家生活,也培养一个运动的家庭氛围。现在重新转回线下,有时候需要根据预约调整一下大家时间,达到限流要求,或者做一些测温检查、安全提示等,会员们也都很配合,表示理解。这种健身场所的良性互动我想是很宝贵的,也值得我们今后借鉴和坚持。”
张国超说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体育局包括旅体中心给我们做了相应的场地减免,也是对我们企业很大的帮助,减轻了我们很大一部分压力。”对此,龙湾区政府旅体中心副主任吴勇军说:“疫情从1月底一直到现在,对网球中心这类社会化运营场馆而言,经营压力非常大,他们要维持一个正常的运转,每天都有很大的费用支出。在2月份,温州就发布了租金减免等28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疫情难关,包括像凯宏网球俱乐部承租国有资产类生产经营用房,都给予了三个月的租金减免。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纾困项目支持,获得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补助资金等,希望能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转自6月3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