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真抓实干 “六个身边”工程变化大
安徽省亳州市在创建中以各级政府为责任主体,层层建立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把全民健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核体系,纳入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以提高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和国民体质合格率为核心目标,扩大锻炼人数,增强人民体质;以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为突破口,政府保基本,建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市场满足百姓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以创建“体育强市”、创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主要抓手,大力促进群众体育发展;以构建“大体育”体制机制为动力,做到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把体育发展成果融入体育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明确各方责任。在推进过程中,既抓顶层设计,又鼓励基层大胆创新;既抓面,又抓点,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既抓政府履职尽责,又抓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既抓健身设施等硬件,又抓工作机制等软件;既真抓实干,又抓宣传。经过创建,亳州市“六个身边”工程发生重大变化,“四梁八柱”更加稳固。
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进一步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协会组织不断完善,协会工作更加实体化,推动了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向基层延伸,让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成了群众健身的核心。
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进一步健全。全民健身设施持续巩固提升,配套了一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了一批体育工程。
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加大力度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建立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五禽戏这一具有亳州地方特色的全民运动健身品牌更加靓丽,习练人群高达100多万人。
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进一步多样。不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让赛事成为亳州经济及旅游发展的新动力,承办了一批国家级、省级赛事,举办了一批地方赛事,带动了群众健身,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进一步加强。完善了市、县区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和服务,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科学健身指导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进一步弘扬。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到、听得进的方法,普及健身知识和健身文化,吸引了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
通过创建,群众体育更有质感,全民健身更有温度,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亳州群众体育域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更高,先后荣获“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全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健身气功工作先进单位”“中国五禽戏之乡”“国家健身气功五禽戏传承地”“全国健身气功改革试点市”“国际健身气功五禽戏之都”等荣誉称号。(转自8月4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