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赛暨市民体质促进项目挑战赛举行 双赛合一 促进市民科学健身

  “这些项目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的项目。对于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体质,促进身体健康,有非常大帮助。”在参加过2020年北京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赛暨北京市民体质促进项目挑战赛后,26岁的段牧风如是说。他表示,通过此次测试,让他了解了自己锻炼时的不足,未来将有针对性地进行健身,以此收获强健体魄。该赛事吸引了来自北京全市各区有关街道、乡镇的队伍共200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卢宏泽表示,本次赛事旨在落实国家体育总局《2020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倡导科学健身意识,激发广大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身体素质。卢宏泽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作为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年人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北京市民的身体素质,为下一步全民健身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对于参与者来说,通过赛事可以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自身的身体素质是否达标,为今后选择健身项目、健身方式提供依据。”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赛事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北京市民体质促进项目相结合,从中融合选择了简单易学、具有趣味性、民众喜闻乐见的25米×4往返跑、30秒单摇跳绳、立定跳远、十字象限跳、坐位体前屈、绕杆跑和仰卧起坐(女子)、俯卧撑(男子)等七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以及手卷辘轳、屈体移球和袋鼠快跑等三项北京市民体质促进项目。通过这十个项目的测试,让参赛选手更加直观地了解自身的速度与力量、协调力与爆发力等身体素质,促进大家科学健身。

  “对中老年人来说,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参加健身活动,是乐享健康生活的重要途径。我将以这次活动为动力,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多地参与健身活动,收获健康的身体。”参加全部测试项目后,北京市民马京凤这样说。

  运动场上,参赛选手激战正酣;运动场下,防疫工作人员也及时为各种使用过的器材进行防疫消杀,认真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本次赛事严格遵守并执行北京市体育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三级应急响应期间体育健身场所开放和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工作的通知》要求。比赛现场不仅实施体温检测、实名登记出入时间等,各参赛队还需在《个人参赛和防疫责任书》上签字。同时,所有人员需利用“北京健康宝”登记,实行“绿码”准入制;人与人之间需相互保持1.5米间隔距离;比赛现场除参赛选手在比赛期间以外,其余时间及人员要全程佩戴口罩。 (转自9月7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