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广西南宁围绕创建工作完善“大群体”格局

  广西南宁市围绕“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总要求,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推动全民健身多元发展,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加强规划融合,不断丰富公共体育设施供给。近年来,南宁市积极将全民健身项目融入各级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健康发展规划,以及发改、财政、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教育、农业农村、市政园林、卫生健康、文化广电旅游等部门发展规划,构建融合工作发展规划体系。其中,重点在邕江两岸和内河改造、城市公园升级改造、城市广场和道路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因地制宜地建设、增加体育设施,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逐步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
  探索“体医融合”新模式,提高健身和健康指导服务水平。挂牌成立了南宁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导中心,作为体育“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大胆探索体育和健康领域改革,先行先试,总结经验,示范带动,逐步建立基层体医结合健康服务站点。
  依托自然资源,打造马山县古零攀岩体育特色休闲小镇。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等优质的“体育山水”资源优势,塑造“体育+旅游+扶贫”模式,连续承办了四届中国-东盟山地(生态)马拉松系列赛、三届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攀岩精英挑战赛、攀岩大师赛等重大赛事节会,以体育赛事搭台,以扶贫攻坚唱戏,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注重特色打造,形成体育赛事“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的发展格局。积极发掘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参与度更高的全民健身项目活动。结合旅游资源、民族民俗节庆举办体育旅游赛事和活动,各县区大力发展“一地一品”“一地多品” 的体育赛事格局,每年县(区)级以上赛事活动500多项。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保持在46%。
  率先在全区完成“智慧健身”项目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全民健身”服务平台-运动绿城。市民群众可以通过运动绿城APP手机端或web电脑端,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地图搜索、导航、场地预订及支付、体育新闻、赛事资讯、健身知识、健身指导、赛事报名、组队约战、健康管理、大数据分析、天气预报、体育组织管理等多个模块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智能化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
  创新体育旅游融合模式,发挥集聚优势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一核聚集,一带展开,五区支撑,多为辐射”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完善马山攀岩小镇建设、西乡塘区运动休闲小镇、邕宁区极速小镇、江南区酷动小镇建设,培育兴宁区“昆仑大道”体育旅游经济带、环青秀山体育旅游经济圈、广西体育中心体育旅游经济圈、环大明山户外运动集聚区、“百里秀美邕江”体育旅游带等,依托体育产业集聚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吃、住、行、游、购、健、运于一体的城市周末休闲旅游体验地。(转自9月29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