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个百”工程 让社会力量走进校园 不断探索,走出体教融合“来宾模式”

  “去年机构改革的时候,来宾成立了教育体育局,就是希望未来体育和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广西来宾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张雪玲这样告诉记者。张雪玲曾经是一名老师,常年主管教育教学工作,在来宾市教育体育局合并成立后,身为局长的她认识到,分别把体育和教育管好并不是机构改革的初衷,而应该让二者融合发展,发挥出1+1>2的效果,同时在不断地探索中,也走出一个体教融合的“来宾模式”。

从“双百计划”到“三个百”工程

  教育体育局首先要加强的是来宾的竞技体育水平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张雪玲介绍,近年来,来宾向上输送的体育苗子数量下降,参与体育训练的学生和教练员减少,体校萎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希望借助机构改革,发挥教育体育部门合并优势。她介绍:“来宾先后出台了《来宾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体育教育融合工作方案》和《来宾市加强体育训练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强化在中小学校布局体育训练点,实施学校体育训练‘三个百’工程。推动全市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与竞技体育业余训练工作相辅相成,形成‘教学内容丰富,项目布局多样,训练安排合理,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在探索推进体教融合工作中充实了新的内容,形成了新模式,有效促进了青少年健康发展。”

  “三个百”工程,实际是让来宾全市100所以上中小学校开设体育训练、有100名以上体育教师从事体育训练、训练点学校参加学生人数100名以上,相当于来宾至少有10000名学生参与训练,为来宾新时期推进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级中小学校以足球、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为重点,每所学校布局3个以上体育运动训练项目,并安排具有相应资质的体育教师或专业教练员带队训练,构建小学、初中、高中相互衔接的体育训练体系,形成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全面保证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都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现了学生在学校“动起来”目标,为切实提高广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奠定坚实基础。

  “广撒网”“广种田”是张雪玲现阶段探索“来宾模式”的思路。她说:“之前我们体育有‘双百计划’,就是体校和1-2所学校开展合作,但事实证明这是远远不够的。像现在我们有庞大的学生运动群体,发现体育苗子的概率和机会就会大,但还需要更精准。因此下一步考虑的不仅是有‘广度’还要有‘深度’,就是生根,真正植根于校园。”张雪玲说,“‘三个百’工程不仅是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也是推动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现在我们要求全市各级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构建相互衔接的体育训练体系,确保学校体育训练工作有序推进,形成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为体育训练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达到共赢的效果。”

让社会力量走进校园

  来宾探索的体教融合模式中,还包括让更多的社会力量走进校园。来宾市滨江传奇运动俱乐部就是来宾社会力量进校园的“范本”之一。

  “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兴趣爱好,因此放学后很多家长会送他们到很远的地方去训练,但如果自己学校就有运动场地,在有保障的环境中训练不是更好么?”滨江传奇运动俱乐部的罗明友认为,如果放学后学生在学校就能参与体育训练,相比到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去,要更安全、更可靠,也更方便。

  罗明友所属的金月轮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广西分公司作为滨江小学引进学校场馆开放合作的第三方机构,出资四十多万元为学校风雨球馆铺设木地板、安装篮球架、建设教学区与运动区之间的隔离栏和购买体育器材等,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场馆使用率,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服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来宾市滨江小学副校长田涛说:“引进俱乐部最直观的改善就是场馆场地设施的改善和教练员水平的保障,可以让孩子接受更专业的培训,在运动中体验快乐,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每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课都是滨江小学的体育社团时间,篮球、足球、拉拉操、武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加一项体育社团活动。项目开展的丰富,就需要借助更多的社会力量,因此俱乐部进校园在这里已经从最初的尝试成为现在模式化的工作。

  田涛介绍:“对于这些进学校的第三方机构它们首先必须遵守我们的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这是原则,比如不能在学校范围内提到收费问题,也是一个底线。像滨江传奇运动俱乐部在周末和课后时间可以组织他们的训练活动和承办比赛,同时负责校队训练的他们,也可以发现一些优秀苗子加以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有力的支持,第三方机构的社会信用和口碑也在逐渐被认可,也是一个双赢的事情。”(转自12月15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